吉林柴油机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诠释 | 第14-16页 |
·旧工业建筑 | 第14页 |
·工业遗产 | 第14-15页 |
·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状况 | 第17-46页 |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价值与发展历程 | 第17-30页 |
·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分析 | 第17-21页 |
·国外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 第21-26页 |
·国内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 第26-30页 |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 | 第30-33页 |
·匹配原则 | 第30-31页 |
·遵从原则 | 第31-32页 |
·综合效益原则 | 第32页 |
·生态原则 | 第32-33页 |
·长春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 第33-41页 |
·早期工业建筑 | 第34-37页 |
·伪满时期 | 第37-39页 |
·新中国成立后 | 第39-41页 |
·长春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现状分析 | 第41-44页 |
·早期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第42页 |
·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 | 第42-43页 |
·保护利用方面的探索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吉林柴油机厂工业建筑现状分析 | 第46-61页 |
·吉林柴油机厂的背景分析 | 第46-49页 |
·吉林柴油机厂的兴衰历史 | 第46-48页 |
·厂区保护利用的契机 | 第48-49页 |
·吉林柴油机厂的现状分析 | 第49-53页 |
·区位及空间形态特征 | 第49-51页 |
·厂区建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51-53页 |
·吉林柴油机厂工业建筑的价值分析 | 第53-57页 |
·历史文化价值 | 第53-54页 |
·社会价值 | 第54-55页 |
·经济价值 | 第55-56页 |
·生态价值 | 第56-57页 |
·政府相关政策的作用分析 | 第57-59页 |
·前期引导 | 第58页 |
·相互配合 | 第58-59页 |
·明确自身位置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吉林柴油机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 | 第61-95页 |
·确定保护范围与级别 | 第61-64页 |
·重点保护 | 第62-63页 |
·改造利用 | 第63-64页 |
·更新拆除 | 第64页 |
·保护区利用策略分析 | 第64-86页 |
·绿化保护与路网规划 | 第65-69页 |
·建筑保护利用 | 第69-79页 |
·设施处理与构件利用 | 第79-86页 |
·技术应用策略 | 第86-91页 |
·土壤污染治理 | 第86-87页 |
·低能耗改造 | 第87-90页 |
·材料回收利用 | 第90-91页 |
·工业历史文化传承 | 第91-93页 |
·人文资源的利用 | 第92-93页 |
·心理归属感的创造 | 第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结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图片来源 | 第101-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