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功率因数校正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谐波的抑制 | 第13-15页 |
1.2.1 功率因数与谐波 | 第13-14页 |
1.2.2 谐波抑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3 三相APFC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3.1 三相APFC基本拓扑结构 | 第15-19页 |
1.3.2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策略 | 第19-21页 |
1.3.3 功率因数校正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21-23页 |
1.4 论文主要的工作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单周期控制理论及其在APFC中的应用 | 第24-32页 |
2.1 单周期控制技术 | 第24-27页 |
2.1.1 单周期控制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2.1.2 单周期控制的一般理论 | 第25-27页 |
2.2 单周期控制的适用性与工作特性研究 | 第27-28页 |
2.3 单周期控制在APFC电路中的应用 | 第28-32页 |
2.3.1 单周期控制在单相APFC电路中的应用 | 第28-31页 |
2.3.2 单周期控制在三相APFC电路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32页 |
第三章 三相三线制电路中单周期控制APFC的分析 | 第32-57页 |
3.1 单周期控制三相三线制APFC电路的理论分析 | 第32-40页 |
3.1.1 三相APFC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32-37页 |
3.1.2 电路的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3.2 三相电路的参数设计 | 第40-42页 |
3.2.1 积分时间常数的选取 | 第40-41页 |
3.2.2 交流侧输入电感参数设计 | 第41-42页 |
3.2.3 直流侧输出电压选择 | 第42页 |
3.2.4 直流侧输出电容参数设计 | 第42页 |
3.3 单周期控制电路仿真分析与验证 | 第42-46页 |
3.4 轻载条件与逆变模式下电路的改进 | 第46-49页 |
3.4.1 轻载与逆变模式的分析与改进 | 第46-48页 |
3.4.2 仿真分析与验证 | 第48-49页 |
3.5 矢量模式单周期控制三相APFC的分析 | 第49-55页 |
3.5.1 矢量模式单周期控制策略分析 | 第49-53页 |
3.5.2 仿真分析与验证 | 第53-55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周期控制APFC的分析 | 第57-73页 |
4.1 单周期控制三相四线制APFC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57-61页 |
4.1.1 三相四线制APFC开关工作模式 | 第57-59页 |
4.1.2 三相四线制APFC单周期控制方程推导 | 第59-61页 |
4.2 三相四线制APFC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61-65页 |
4.2.1 三相四线制APFC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 第61-63页 |
4.2.2 单周期控制APFC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 第63-65页 |
4.3 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与均压控制分析 | 第65-68页 |
4.3.1 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分析 | 第65-67页 |
4.3.2 改进单周期均压控制分析 | 第67-68页 |
4.4 仿真分析与验证 | 第68-71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71-73页 |
第五章 实验电路设计与分析 | 第73-83页 |
5.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第73-77页 |
5.1.1 整流器主电路设计 | 第74页 |
5.1.2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74-77页 |
5.2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77-80页 |
5.2.1 主程序设计 | 第77页 |
5.2.2 中断服务子程序设计 | 第77-78页 |
5.2.3 数字PI控制器设计 | 第78-80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7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3-8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