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地方政府债务适度规模研究 | 第14页 |
1.2.2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 | 第15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7-19页 |
第2章 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 | 第19-23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地方政府债务 | 第19页 |
2.1.2 财政分权 | 第19-20页 |
2.1.3 预算软约束 | 第20页 |
2.2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 | 第20-21页 |
2.3 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机制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的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3.1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发展态势 | 第23-24页 |
3.1.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程 | 第23页 |
3.1.2 分区域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 | 第23-24页 |
3.2 中国式分权改革演进 | 第24-28页 |
3.2.1 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体制改革 | 第25页 |
3.2.2 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 | 第25-26页 |
3.2.3 分地区分析财政分权现状 | 第26-27页 |
3.2.4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发展情况 | 第27-28页 |
3.3 我国地方政府的软预算约束 | 第28-33页 |
3.3.1 我国预算软约束现状 | 第28-30页 |
3.3.2 我国预算软约束的成因 | 第30-32页 |
3.3.3 我国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发展情况 | 第32-33页 |
第4章 财政分权、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实证分析 | 第33-44页 |
4.1 变量界定 | 第33-34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4.3 动态面板模型 | 第35-38页 |
4.3.1 模型设定 | 第35-36页 |
4.3.2 实证评估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4.4 面板门槛模型 | 第38-42页 |
4.4.1 模型设定 | 第38-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5.1 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事权,明确各级支出责任 | 第44页 |
5.2 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 | 第44-45页 |
5.3 合理调节地方财权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