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与主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以恶搞视频《万万没想到》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研究对象的提出 | 第7-8页 |
二、既往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3-15页 |
四、论文框架、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亚文化研究的理论溯源 | 第16-24页 |
一、无法反抗的被动“收编” | 第16-18页 |
二、关注亚文化群体主体价值 | 第18-21页 |
三、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衍替”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恶搞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勃兴 | 第24-31页 |
一、更多材料和更快传递 | 第24-26页 |
二、更多金钱和更多活力 | 第26-28页 |
三、自由和财富推动亚文化资本增值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网络恶搞亚文化的文化生产与输出 | 第31-39页 |
一、《万万没想到》传递的风格符号 | 第31-34页 |
二、作为亚文化产业的《万万没想到》 | 第34-35页 |
三、《万万没想到》的“文化衍替”效果 | 第35-39页 |
第四章 主文化对“文化衍替”的反制 | 第39-50页 |
一、赋权——主文化同样受益 | 第39-41页 |
二、反制——“收编”仍然有效 | 第41-46页 |
三、文化衍替与反制的博弈 | 第46-50页 |
结论:亚文化与主文化的新型互动关系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