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改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2.1 P2P运行模式研究第14-16页
        1.2.2 P2P信息披露研究第16-17页
        1.2.3 P2P信息披露后果研究第17-19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第2章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相关理论第20-26页
    2.1 P2P相关理论基础第20-21页
        2.1.1 P2P概念界定第20页
        2.1.2 社会认知理论第20-21页
        2.1.3 社会资本理论第21页
    2.2 信息披露相关理论第21-24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1-22页
        2.2.2 信任理论第22-23页
        2.2.3 信号传递理论第23页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3-24页
    2.3 P2P信息披露相关理论基础第24-26页
        2.3.1 P2P信息披露相关理论第24页
        2.3.2 P2P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第24-26页
第3章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现状分析第26-42页
    3.1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简介第26-27页
    3.2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基本情况分析第27-34页
        3.2.1 平台信息披露情况第27-33页
        3.2.2 借款人信息披露情况第33-34页
    3.3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水平分析第34-42页
        3.3.1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水平分析方法第34-39页
        3.3.2 平台信息披露水平同行比较第39-40页
        3.3.3 借款人信息披露情况同行比较第40-42页
第4章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42-52页
    4.1 拍拍贷信息披露义务人存在的问题第42-46页
        4.1.1 平台信息披露难以满足使用者投资决策需求第42-45页
        4.1.2 借款人信息披露未完全揭示其偿债能力第45-46页
    4.2 拍拍贷从业机构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4.2.1 信息披露责任意识不强第46-47页
        4.2.2 缺乏信息披露效果的反馈分析第47页
        4.2.3 难以平衡二元信息披露特性第47-49页
    4.3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探究第49-52页
        4.3.1 实质性监管与相关法规正在完善第49-50页
        4.3.2 纯线上风控模式存在争议第50页
        4.3.3 借款人情况限制第50-52页
第5章 拍拍贷P2P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改进策略第52-60页
    5.1 拍拍贷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改进措施第52-56页
        5.1.1 优化平台信息披露内容第52-54页
        5.1.2 加强借款人信息披露质量控制第54-56页
    5.2 拍拍贷从业机构的改进措施第56-60页
        5.2.1 强化信息披露责任意识第56页
        5.2.2 注重信息披露效果的反馈分析第56-57页
        5.2.3 平衡二元信息披露特性第57-60页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东关系、资产剥离与亏损公司营业业绩改善
下一篇:股市波动对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