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选育及配套推广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前言第6-11页
    1.1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简介第6-7页
        1.1.1 我国玉米生产概况第6页
        1.1.2 国外玉米生产概况第6-7页
    1.2 品种选育是增产的关键第7-8页
        1.2.1 良种选育第7-8页
        1.2.2 全程机械化是未来玉米育种的主导目标第8页
    1.3 玉米栽培关键技术注意事项第8-9页
    1.4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发展现状第9-11页
        1.4.1 我国玉米种植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9-10页
        1.4.2 玉米种质扩增的研究现状及必要性第10页
        1.4.3 组建杂种优势模式及好的杂种优势群第10页
        1.4.4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及作用第10页
        1.4.5 外来玉米种植资源的改良与利用第10-1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1-13页
    2.1 供试材料第11页
        2.1.1 自交系选育基础材料第11页
        2.1.2 试验地点第11页
    2.2 试验方法第11-12页
        2.2.1 自交系选育方法第11页
        2.2.2 配套技术试验方法第11页
        2.2.3 示范展示试验点情况第11-12页
    2.3 统计方法第12-13页
3. 结果分析第13-29页
    3.1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选育过程第13-15页
        3.1.1 母本A311自交系的选育过程第13-14页
        3.1.2 配合力测定第14-15页
    3.2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参试情况第15-17页
        3.2.1 内部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第15页
        3.2.2 参加山西省春播早熟区区域试验结果第15-17页
    3.3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农艺性状调查及抗病性研究第17-18页
        3.3.1 植物学特征第17页
        3.3.2 生物学特性第17-18页
        3.3.3 抗病鉴定结果第18页
    3.4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配套技术研究结果第18-21页
        3.4.1 制种技术研究结果第18-19页
        3.4.2 大丰30优质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研究第19-20页
        3.4.3 大丰30优质杂交种加工技术试验第20页
        3.4.4 大丰30密度试验研究结果第20-21页
    3.5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推广示范效应分析结果第21-26页
        3.5.1 大丰30优质杂交种示范推广基地建设情况第21-23页
        3.5.2 大丰30优质杂交种示范推广辐射效果情况第23-26页
    3.6 玉米新品种大丰30的企业开发风险分析结果第26-29页
        3.6.1 大丰30优质杂交种开发项目立项风险分析第26-28页
        3.6.2 企业开发大丰30新品种项目收益结果第28-29页
4. 结论第29-30页
5. 讨论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Abstract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面喷施油菜素内酯对阔世玛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