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扭矩测试仪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扭矩测试仪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 硬件设计 | 第18-38页 |
2.1 扭矩测试仪整体设计 | 第18-20页 |
2.1.1 基本构成 | 第18-19页 |
2.1.2 设备工作过程及功能要求 | 第19-20页 |
2.2 扭矩测试仪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 第20页 |
2.3 扭矩测试仪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 第20-28页 |
2.3.1 X轴气动控制系统 | 第21-23页 |
2.3.2 Y轴气动控制系统 | 第23-25页 |
2.3.3 Z轴气动控制系统 | 第25-28页 |
2.4 扭矩测试仪显示系统设计 | 第28页 |
2.5 扭矩测试仪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第28-34页 |
2.5.1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 | 第29-30页 |
2.5.2 扭距数据采集电路 | 第30-34页 |
2.6 扭矩测试仪通信接口设计 | 第34-38页 |
2.6.1 通信接口选择原则 | 第34-35页 |
2.6.2 通信接口转换电路设计 | 第35-38页 |
3 软件设计 | 第38-52页 |
3.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单片机主控流程图 | 第38-40页 |
3.1.1 PLC主控程序流程图 | 第38-39页 |
3.1.2 单片机主控制程序流程图 | 第39-40页 |
3.2 单片机数据采集模块 | 第40-48页 |
3.2.1 Modbus-RTU通信模块 | 第41-45页 |
3.2.2 扭矩A/D数据采集模块 | 第45-46页 |
3.2.3 魔方旋转机械质量优劣判决模块 | 第46-48页 |
3.3 人机交互模块 | 第48-52页 |
3.3.1 显控SAMDRAW组态软件介绍 | 第48-49页 |
3.3.2 触摸屏控制系统设计 | 第49-52页 |
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魔方旋转机械质量优劣的判决 | 第52-59页 |
4.1 模糊理论基本概念 | 第52页 |
4.2 专家知识库的采集与建立 | 第52-53页 |
4.3 魔方旋转机械质量优劣的判决 | 第53-59页 |
4.3.1 建立因素集 | 第53页 |
4.3.2 规定评价语集合 | 第53-54页 |
4.3.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54页 |
4.3.4 构建模糊评价矩阵 | 第54-55页 |
4.3.5 单因素模糊评价 | 第55-57页 |
4.3.6 合成各因素模糊综合判决 | 第57-59页 |
5 设备调试与数据分析 | 第59-63页 |
5.1 设备调试与标定 | 第59-61页 |
5.1.1 设备调试 | 第59页 |
5.1.2 设备标定 | 第59-61页 |
5.2 数据分析 | 第61-63页 |
5.2.1 魔方“4”扭矩值的测量 | 第61-62页 |
5.2.2 魔方抽检 | 第62-63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A 魔方动态扭矩测试仪方框图 | 第68-69页 |
附录B X轴旋转气缸连接头图纸 | 第69-70页 |
附录C X轴旋转气缸固定板图纸 | 第70-71页 |
附录D Y轴动态传感器固定底座图纸 | 第71-72页 |
附录E Y轴直线导轨底座图纸 | 第72-73页 |
附录F Z轴支架固定板图纸 | 第73-74页 |
附录G Z轴魔方冶具图纸 | 第74-75页 |
附录H PLC Modbus通信程序 | 第75-77页 |
附录I 扭矩A/D数据采集程序 | 第77-78页 |
附录J 魔方机械旋转质量优劣隶属度专家调查表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