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艺术特色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第9页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1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0-11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12页
        一、研究思路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页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点第12-13页
第二章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历史渊源与背景第13-17页
    第一节 建国前的西北山水画第13-15页
        一、西北山水画的历史渊源第13-14页
        二、建国前三四十年代的西北山水画第14-15页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西北山水画第15-17页
第三章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艺术特色第17-37页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表现题材第17-24页
        一、现代工业、建设类题材第18-20页
        二、农业生产劳动类题材第20-21页
        三、革命英雄、圣地类题材第21-22页
        四、新农村生活类题材第22-24页
    第二节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笔墨风格第24-29页
        一、石鲁“豪迈”的笔墨风格第24-26页
        二、赵望云“苍厚、质朴”的笔墨风格第26-27页
        三、何海霞“雄壮、超脱”的笔墨风格第27-29页
    第三节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表现形式第29-37页
        一、石鲁由现实主义“叙事”到现实主义“抒情”第30-32页
        二、赵望云的“深沉”与“自然”第32-33页
        三、何海霞用“传统”表现“现实”第33-34页
        四、多样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第34-37页
第四章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第37-44页
    第一节 社会的变革思潮第37-39页
        一、中国画“中西调和”和“中西融合”的改革思潮第37-39页
        二、建国初期的中国画改造第39页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艺术主张第39-44页
        一、赵望云“艺术应为大众服务”的价值观第39-41页
        二、石鲁“为人民大众”的价值观、“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方法论第41-44页
第五章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影响和意义第44-50页
    第一节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影响第44-47页
        一、开拓了西北黄土高原题材第45页
        二、发展了西域山水画题材第45-46页
        三、实现了西北现代山水画的转型第46-47页
    第二节 建国初期西北山水画的意义第47-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的儒家思想研究
下一篇:城市公共环境标识生态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