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言 | 第7-22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7-12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第三节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第一章 俄国形象的叙述技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俄国形象的三重表现 | 第24-35页 |
第一节 政治形象——“幽灵”般的国度 | 第24-29页 |
第二节 文化形象——弥赛亚主义下的神圣十字架 | 第29-31页 |
第三节 道德形象——造成冲突之地无处不在的矛盾 | 第31-35页 |
第三章 “俄国形象”所体现的康拉德创作思想 | 第35-45页 |
第一节 革命主义与专制拥护 | 第35-39页 |
第二节 背叛与放逐 | 第39-41页 |
第三节 语言选择背后的身份认同焦虑 | 第41-45页 |
结语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