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碱激发偏高岭土氯离子渗透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及现状第10-15页
        1.2.1 (Na,K)_2O-CaO-Al_2O_3-SiO_2-H_2O凝胶结构第12-13页
        1.2.2 (Na,K)_2O-Al_2O_3-SiO_2-H_2O凝胶结构第13-15页
    1.3 碱激发胶凝材料耐久性综述第15-24页
        1.3.1 吸水性第15-16页
        1.3.2 碳化第16-18页
        1.3.3 硫酸盐侵蚀第18-19页
        1.3.4 酸侵蚀第19-21页
        1.3.5 碱-集料反应第21-22页
        1.3.6 氯离子渗透第22-24页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25-29页
    2.1 试验原材料第25页
    2.2 配合比设计及制备方法第25-26页
    2.3 仪器及方法第26-29页
        2.3.1 抗压强度测试第26-27页
        2.3.2 氯离子渗透性测试第27-28页
        2.3.3 孔结构和微观分析第28-29页
第三章 强度发展第29-35页
    3.1 前言第29页
    3.2 试验结果及讨论第29-33页
        3.2.1 矿渣掺量对碱激发偏高岭土强度发展的影响第31-32页
        3.2.2 液固比和固化温度对碱激发偏高岭土强度发展的影响第32-33页
        3.2.3 激发剂浓度和模数对碱激发偏高岭土强度发展的影响第33页
    3.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碱激发偏高岭土氯离子渗透性第35-47页
    4.1 引言第35-36页
    4.2 试验结果及讨论第36-46页
        4.2.1 矿渣掺量的影响第36-39页
        4.2.2 液固比和固化温度的影响第39-42页
        4.2.3 激发剂模数和浓度的影响第42-45页
        4.2.4 自然渗透法和氯离子快速渗透法的比较第45-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微观结构分析第47-53页
    5.1 前言第47页
    5.2 孔结构分析第47-50页
        5.2.1 孔结构分类第47-49页
        5.2.2 试验配合比第49页
        5.2.3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49-50页
    5.3 SEM分析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结论和展望第53-55页
    结论第53-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S-Ⅰ型水体削磷药剂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联合与分期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