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7-45页 | 
| 1.1 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结构 | 第17-19页 | 
| 1.2 中间层和低热层区域 | 第19-22页 | 
| 1.2.1 中间层和低热层区域的物理特性 | 第19-21页 | 
| 1.2.2 中间层和低热层区域的化学过程 | 第21-22页 | 
| 1.3 中高层大气金属原子层 | 第22-32页 | 
| 1.3.1 中间层和热层区域的金属层 | 第22-26页 | 
| 1.3.2 大气金属层的探测手段 | 第26-32页 | 
| 1.4 电离层和大气金属离子 | 第32-40页 | 
| 1.4.1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 第32-35页 | 
| 1.4.2 大气金属离子和电离层E_s层 | 第35-39页 | 
| 1.4.3 电离层E_s层的全球分布 | 第39-40页 |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40-45页 | 
| 第2章 基于COSMIC卫星观测的全球电离层突发E层研究 | 第45-57页 | 
| 2.1 COSMIC系统和掩星技术 | 第45-48页 | 
| 2.2 电离层突发E层的全球分布 | 第48-50页 | 
| 2.2.1 电离层突发E层的经度、纬度分布 | 第48-50页 | 
| 2.2.2 电离层突发E层的季节变化 | 第50页 | 
| 2.3 电离层突发E层的纬度-垂直高度变化 | 第50-53页 | 
| 2.4 小结 | 第53-57页 | 
| 第3章 电离层突发E层对闪电响应的研究 | 第57-83页 | 
| 3.1 全球大气电回路和电平衡 | 第57-60页 | 
| 3.2 雷暴活动和闪电定位测探 | 第60-61页 | 
| 3.3 雷暴和中高层大气、低电离层耦合 | 第61-72页 | 
| 3.4 研究数据和统计方法 | 第72-74页 | 
| 3.5 两站点电离层突发E层在闪电发生后的变化 | 第74-77页 | 
| 3.6 电离层突发E层对闪电的响应和闪电能量的关系 | 第77-79页 | 
| 3.7 背景风场对闪电影响电离层的调制 | 第79-80页 | 
| 3.8 小结 | 第80-83页 | 
| 第4章 中间层金属钠原子层对闪电响应的研究 | 第83-91页 | 
| 4.1 研究数据和统计方法 | 第83-86页 | 
| 4.2 闪电后中间层金属钠原子密度变化 | 第86-88页 | 
| 4.3 闪电后中间层金属钠层峰值密度和柱密度变化 | 第88页 | 
| 4.4 小结 | 第88-91页 | 
| 第5章 雷暴活动过程中的中间层/低热层金属成分变化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 第91-103页 | 
| 5.1 闪电后金属钠层和电离层突发E层的统计研究 | 第91-94页 | 
| 5.2 金属钠离子和原子相关的化学反应过程 | 第94-97页 | 
| 5.3 闪电后金属钠层钠原子密度模拟 | 第97-98页 | 
| 5.4 雷暴过程中电离层E层密度模拟 | 第98-99页 | 
| 5.5 中间层/低热层金属成分和低层大气雷暴耦合的可能机制 | 第99-101页 | 
| 5.6 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9页 | 
| 致谢 | 第119-121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