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主要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及感病生理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百合概述 | 第11页 | 
| ·百合病毒病 | 第11-18页 | 
| ·百合病毒危害 | 第11-14页 | 
| ·百合病毒病防治 | 第14-15页 | 
| ·百合病毒检测 | 第15-18页 | 
| ·百合主要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 ·百合无症病毒 | 第18-20页 | 
| ·百合斑驳病毒 | 第20-21页 | 
| ·黄瓜花叶病毒 | 第21-23页 | 
| ·病毒侵染后寄主植物病理学研究 | 第23-24页 | 
| ·病毒侵染后寄主细胞病理学变化 | 第23页 | 
| ·病毒侵染后寄主植物生理学变化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 2 百合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6-44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 ·菌株和载体质粒 | 第26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 ·仪器设备 | 第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4页 | 
| ·百合叶片总R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 ·百合病毒基因组片段的获得 | 第28-31页 | 
| ·重组质粒的克隆及检测 | 第31-34页 | 
| ·克隆片段序列的测定 | 第3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 ·百合叶片总RNA的提取 | 第34-35页 | 
| ·RT-PCR反应获得目的片段 | 第35-36页 | 
| ·重组质粒PCR检测 | 第36-37页 | 
| ·重组质粒双酶切反应检测 | 第37-38页 | 
| ·克隆片段序列的测定结果 | 第38页 | 
| ·LSV序列分析 | 第38-41页 | 
| ·LMoV序列分析 | 第41-43页 | 
| ·讨论 | 第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3 LSV复制酶序列分析与蛋白结构预测 | 第44-53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 ·RdRp-DL序列系统进化分析 | 第44页 | 
| ·RdRp-DL功能结构域预测 | 第44页 | 
| ·RdRp-DL疏水性预测 | 第44页 | 
| ·RdRp-DL二级结构预测 | 第44-45页 | 
| ·RdRp-DL卷曲螺旋结构预测 | 第45页 | 
| ·RdRp-DL结构域三级结构预测 | 第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 ·RdRp-DL序列系统进化关系 | 第45-46页 | 
| ·RdRp-DL功能结构域分析 | 第46页 | 
| ·RdRp-DL疏水性分析 | 第46-47页 | 
| ·RdRp-DL二级结构分析 | 第47-50页 | 
| ·RdRp-DL卷曲螺旋结构分析 | 第50页 | 
| ·RdRp-DL结构域三级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4 百合感病生理研究 | 第53-63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 ·植物材料 | 第53页 | 
| ·病毒接种 | 第53页 | 
|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 ·酶液的制备 | 第53-54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54页 |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54-55页 | 
|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测定 | 第55页 |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 第55-56页 | 
| ·数据处理 | 第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 ·CMV及LMoV侵染对百合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CMV及LMoV侵染对百合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 ·CMV及LMoV侵染对百合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第58-59页 | 
| ·CMV及LMoV侵染对百合叶片PPO活性的影响 | 第59页 | 
| ·CMV及LMoV侵染对百合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 ·讨论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附录A 病毒序列 | 第72-84页 | 
| 附录B 论文所用质粒图谱和DNA Marker | 第84-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