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生物特征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与增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人脸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人脸图像转正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生物学质量评价方法第14-15页
        1.3.2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人脸转正方法第15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第17-27页
    2.1 深度学习介绍第17-18页
        2.1.1 卷积神经网络第17-18页
        2.1.2 生成对抗网络第18页
    2.2 深度学习框架第18-20页
        2.2.1 Caffe第19页
        2.2.2 TensorFlow第19-20页
    2.3 生物质量评价和人脸识别技术第20页
        2.3.1 生物学质量评价第20页
        2.3.2 人脸识别第20页
    2.4 数据集介绍第20-22页
    2.5 人脸图像预处理第22-27页
        2.5.1 2D面部对齐第22-24页
        2.5.2 3D面部对齐第24页
        2.5.3 人脸数据标注第24-27页
第三章 基于轻型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第27-39页
    3.1 算法简介第27页
    3.2 算法动机第27-28页
    3.3 算法流程第28页
    3.4 数据预处理和模型准备第28-32页
        3.4.1 数据预处理第28-30页
        3.4.2 Light CNN模型准备第30-32页
    3.5 实验部分第32-34页
        3.5.1 数据使用第32-33页
        3.5.2 用于人脸识别的Light CNN模型和激活函数选择第33页
        3.5.3 针对失真分类的Light CNN模型第33-34页
    3.6 结果分析第34-36页
        3.6.1 失真分类性能分析第35-36页
    3.7 认知一致性分析第36-38页
        3.7.1 Faceverification分析第37页
        3.7.2 Faceidentification分析第37-38页
    3.8 计算复杂性分析第38页
    3.9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人脸转正方法第39-58页
    4.1 算法简介第39页
    4.2 算法动机第39-40页
    4.3 算法流程第40-44页
    4.4 人脸合成目标函数的设计第44-47页
    4.5 数据预处理第47页
    4.6 模型训练过程第47-52页
        4.6.1 初始模型与过拟合问题第47-50页
        4.6.2 改进模型与细节优化第50-51页
        4.6.3 最终模型第51-52页
    4.7 合成图像在人脸识别中的测试和对比试验第52-56页
        4.7.1 模型分析第52-55页
        4.7.2 Multi-PIE对比试验第55-56页
    4.8 生成对抗模型训练过程第56-57页
    4.9 本章小节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工作总结第58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附录第70-71页
详细摘要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LV格式视频流数据恢复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面向移动投诉文本的热点话题识别及演化分析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