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1.1 微种植钉压低磨牙的临床应用 | 第11-12页 |
1.1.2 微种植钉的选择 | 第12-13页 |
1.1.3 微种植钉的植入角度 | 第13页 |
1.1.4 微种植钉的植入部位 | 第13-14页 |
1.1.5 微种植钉的负载力值 | 第14页 |
1.1.6 压低力值 | 第14页 |
1.1.7 压低效果 | 第14-15页 |
1.1.8 临床应用的风险 | 第15页 |
1.1.9 微种植钉压低牙的实验研究 | 第15-16页 |
1.2 立体依据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8-2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2.1.2 仪器和试剂 | 第18-1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9页 |
2.2.2 实验动物模型建立 | 第19页 |
2.2.3 取材及标本制备 | 第19-20页 |
2.2.4 HE 染色 | 第20页 |
2.2.5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法(SP 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0-21页 |
2.3 组织学观察及图像分析 | 第21-22页 |
2.3.1 HE 染色观察 | 第21页 |
2.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及图像分析 | 第21-22页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22-23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3-25页 |
3.1 HE 染色结果 | 第23页 |
3.2 MMP-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第23-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29页 |
4.1 微种植钉压低磨牙的可行性 | 第25页 |
4.2 微种植钉压低磨牙的组织学改变 | 第25-26页 |
4.3 微种植钉压低磨牙的压低力值 | 第26-27页 |
4.4 微种植钉周期性加力压低磨牙的 MMP-2 的表达 | 第27-2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7页 |
附图 | 第37-38页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