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1.2.1 生物质气燃烧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2 旋流燃气燃烧器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6-1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生物质气化工艺分析与燃烧器的结构设计 | 第18-26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生物质气化工艺分析 | 第18-24页 |
2.2.1 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2.2.2 模型建立 | 第20-24页 |
2.3 高温生物质气旋流燃烧器结构设计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生物质燃气燃烧数值模型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基本控制方程 | 第26-32页 |
3.2.1 连续性方程 | 第26-27页 |
3.2.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7页 |
3.2.3 能量方程 | 第27页 |
3.2.4 化学组分方程 | 第27-28页 |
3.2.5 湍流模型与燃烧模型 | 第28-31页 |
3.2.6 NOx生成模型 | 第31-32页 |
3.3 物理模型 | 第32-33页 |
3.4 边界条件 | 第33-34页 |
3.5 求解方法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高温生物质气旋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36-48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进风方式对流动特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 扩流锥角度对燃烧器冷态模拟的影响 | 第37-42页 |
4.3.1 扩流锥角度对速度场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2 扩流锥角度对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的影响 | 第39-42页 |
4.4 长径比对燃烧器冷态模拟的影响 | 第42-47页 |
4.4.1 长径比对速度场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2 长径比对湍动能及湍动能耗散率的影响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高温生物质气旋流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 第48-61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48-55页 |
5.2.1 过量空气系数对温度影响 | 第50-53页 |
5.2.2 过量空气系数对NO排放的影响 | 第53-55页 |
5.3 热负荷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55-60页 |
5.3.1 热负荷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6-59页 |
5.3.2 热负荷对NO排放的影响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