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Ⅲ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镎化合物电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锕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3-16页
    §1.3 镎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6-18页
        1.3.1 镎元素性质第16-17页
        1.3.2 镎化合物性质第17-18页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论文结构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4页
第二章 理论方法第24-49页
    §2.1 Hartree-Fock近似第24-27页
        2.1.1 Schr?dinger方程第24页
        2.1.2 Born-Oppenherimer近似第24-25页
        2.1.3 单电子近似第25-26页
        2.1.4 Hartree-Fock方程第26-27页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第27-31页
        2.2.1 Thomas-Fermi模型第27页
        2.2.2 Hohenberg-Kohn定理第27-28页
        2.2.3 Kohn-Sham方程第28-29页
        2.2.4 交换相关泛函第29-31页
            2.2.4.1 局域密度近似(LDA)第30页
            2.2.4.2 含密度梯度校正的泛函(GGA)第30-31页
            2.2.4.3 杂化型泛函(Hybrid Functional)第31页
    §2.3 相对论有效芯势(RECP)第31-37页
        2.3.1 原子赝势和赝波函数第31-35页
        2.3.2 相对论原子赝势和赝波函数第35-36页
        2.3.3 分子有效芯势第36-37页
    §2.4 溶剂化效应(Solvent effects)第37-44页
        2.4.1 溶剂效应第37-39页
            2.4.1.1 长程相互作用(Long-Range Effects)第37-38页
            2.4.1.2 短程相互作用(Short-Range Effects)第38页
            2.4.1.3 溶剂化自由能(Solvation Free Energies)第38-39页
        2.4.2 溶剂化模型第39-44页
            2.4.2.1 紧密表面层溶剂法(SASA)第39页
            2.4.2.2 Born模型第39-40页
            2.4.2.3 Onsager模型第40-41页
            2.4.2.4 自洽反应场方法(SCRF)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第三章 三卤化镎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性质第49-62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计算方法第49-50页
    §3.3 NpX_3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性质第50-56页
        3.3.1 NpX_3分子的基态稳定结构第50-53页
        3.3.2 NpX_3分子的化学键性质第53-56页
    §3.4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第四章 镎酰离子及其水合物分子在气相和水溶液中的结构和化学键性质第62-80页
    §4.1 引言第62页
    §4.2 理论方法第62-63页
    §4.3 镎酰水合物的结构和化学键性质第63-74页
        4.3.1 镎酰水合物的结构和电子性质第63-67页
        4.3.2 镎酰水合物的振动频率第67-69页
        4.3.3 镎酰水合物的化学键性质第69-72页
        4.3.4 镎酰水合物的稳定性第72-74页
    §4.4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第五章 镎酰硝酸盐和镎酰二硝酸盐水合物分子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第80-94页
    §5.1 引言第80-81页
    §5.2 理论方法第81页
    §5.3 镎酰硝酸盐及其水合物分子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第81-88页
        5.3.1 镎酰硝酸盐的结构性质第81-83页
        5.3.2 镎酰二硝酸盐水合物的稳定结构第83-86页
        5.3.3 镎酰二硝酸盐水合物的稳定性和光谱性质第86-88页
    §5.4 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4-96页
    §6.1 总结第94-95页
    §6.2 展望第95-96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第96-98页
致谢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传感应用
下一篇:过渡金属催化下二嘧啶基二硫化物和格氏试剂的C-S/C-C偶联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