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一、食品安全犯罪概要 | 第12-18页 |
| (一)食品安全犯罪概要 | 第12-13页 |
| 1.食品的含义 | 第12页 |
| 2.食品安全的含义 | 第12-13页 |
| 3.食品安全犯罪的含义 | 第13页 |
| (二)现行刑法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规定 | 第13-15页 |
| 1.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 第13-14页 |
| 2.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第14页 |
| 3.食品安全监管犯罪 | 第14-15页 |
| 4.其他食品安全相关犯罪 | 第15页 |
| (三)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的合理性 | 第15-18页 |
| 1.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必然要求 | 第15页 |
| 2.刑法的功利性和工具性的使命要求 | 第15-16页 |
| 3.刑法强制力严厉性的必然结果 | 第16-18页 |
| 二、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及成因 | 第18-22页 |
| (一)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 | 第18-19页 |
| 1.犯罪主体复杂化,单位违法犯罪现象增多 | 第18页 |
| 2.犯罪行为技术化、专业化、组织化趋势明显 | 第18-19页 |
| 3.犯罪涉及面广,危害后果严重 | 第19页 |
| (二)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 | 第19-22页 |
| 1.市场经济不健全,恶性竞争,诚信缺失 | 第19页 |
| 2.我国食品安全行政监管不力 | 第19-20页 |
| 3 违法成本低,法律的威慑作用难以发挥 | 第20-22页 |
| 三、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2-26页 |
| (一)食品安全犯罪的体系归属不够科学 | 第22页 |
| (二)现有食品安全罪名规制的范围过窄 | 第22-23页 |
| 1.主观要件拘泥于故意 | 第22-23页 |
| 2.行为要件方面有疏漏 | 第23页 |
| (三)食品安全犯罪刑罚设置不合理 | 第23-26页 |
| 1.罚金刑设置不合理 | 第23-24页 |
| 2.资格刑缺失 | 第24-26页 |
| 四、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建议 | 第26-34页 |
| (一)对食品安全犯罪科学分类 | 第26-27页 |
| (二)适当扩大食品安全罪名的调整范围 | 第27-30页 |
| 1.增设食品安全过失犯罪 | 第27-28页 |
| 2.适当扩展行为表现形式 | 第28-30页 |
| (三)科学设置刑罚 | 第30-34页 |
| 1.罚金刑的完善 | 第30-31页 |
| 2.资格刑的设置 | 第31-34页 |
| 结语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