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财务视角下海澜之家轻资产盈利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19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9-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页
        1.4.2 研究思路第19-21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1-29页
    2.1 轻资产和轻资产盈利模式的概念第21-22页
        2.1.1 轻资产的概念第21页
        2.1.2 轻资产盈利模式的概念第21-22页
    2.2 轻资产盈利模式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轻资产盈利模式的财务特征第22-23页
        2.2.2 轻、重资产盈利模式对比企业价值第23-24页
    2.3 企业价值和财务战略相关理论第24-27页
        2.3.1 价值链理论第24-25页
        2.3.2 企业价值下的盈利模式第25-26页
        2.3.3 财务战略驱动盈利模式第26-27页
    2.4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第27-29页
第三章 海澜之家轻资产盈利模式财务特征分析第29-41页
    3.1 海澜之家基本情况第29-32页
        3.1.1 海澜之家简介第29页
        3.1.2 产品及收入构成第29-30页
        3.1.3 海澜之家的运营状况第30-32页
    3.2 海澜之家轻资产盈利模式第32-35页
        3.2.1 海澜之家轻资产第32-35页
        3.2.2 海澜之家轻资产盈利模式第35页
    3.3 海澜之家轻资产盈利模式财务特征第35-40页
        3.3.1 流动资产高第36-37页
        3.3.2 固定资产很低第37-38页
        3.3.3 存货周转率较低第38页
        3.3.4 无息负债高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海澜之家轻资产盈利模式分析第41-56页
    4.1 生产外包降低生产成本第41-43页
        4.1.1 针对性的研发第41-42页
        4.1.2 调整成本结构第42-43页
    4.2 聚集供应链快速营运第43-44页
        4.2.1 优化供应商队伍第43-44页
        4.2.2 信息系统精准控制第44页
    4.3 多品牌战略贡献收入增长点第44-48页
        4.3.1 专注服装主业第45-47页
        4.3.2 进军生活类市场第47页
        4.3.3 并购童装、快时尚品牌第47页
        4.3.4 拓展海外业务第47-48页
    4.4 优化销售终端聚焦客户关系第48-51页
        4.4.1 电商合作改进营销第48-50页
        4.4.2 独特的门店管理模式第50-51页
    4.5 创新型筹资及差异化分红第51-53页
        4.5.1 供应链赊销采购第51-52页
        4.5.2 类直营模式带来保证金第52页
        4.5.3 员工持股第52-53页
        4.5.4 差异化分红政策第53页
    4.6 现金流推动企业发展第53-55页
        4.6.1 现金流的结构第53-54页
        4.6.2 现金流的重要性第54-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第56-60页
    5.1 经验借鉴第56-57页
        5.1.1 布局充足的现金流第56页
        5.1.2 整合轻资产转化为竞争优势第56页
        5.1.3 定位产品调整业务结构第56-57页
        5.1.4 建立战略联盟推动产业升级第57页
    5.2 挑战与对策第57-60页
        5.2.1 融资方式第57-58页
        5.2.2 利益相关者第58页
        5.2.3 企业管控第58-59页
        5.2.4 存货储备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购重组中关联交易与评估增值问题研究
下一篇:复星医药股权激励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