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过渡金属化合物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12-14页
第1章 引言第14-41页
    1.1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历程及现状第15-16页
    1.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第16-18页
        1.2.1 硅基太阳能电池第17页
        1.2.2 薄膜多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第17页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第17页
        1.2.4 新型纳米晶太阳能电池第17-18页
    1.3 DSSC的研究进展第18-33页
        1.3.1 DSS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8-19页
        1.3.2 光阳极第19-22页
        1.3.3 染料第22-25页
        1.3.4 电解质第25-28页
        1.3.5 对电极第28-33页
    1.4 PSC的研究进展第33-39页
        1.4.1 PSC的结构与原理第33-34页
        1.4.2 钙钛矿材料第34-36页
        1.4.3 电子传输材料第36-37页
        1.4.4 空穴传输材料第37-39页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9-41页
第2章 实验药品、仪器及性能表征第41-49页
    2.1 实验药品第41-43页
    2.2 实验仪器第43-44页
    2.3 I-V特性曲线第44-45页
        2.3.1 开路电压第44页
        2.3.2 短路电流第44-45页
        2.3.3 填充因子第45页
        2.3.4 能量转化效率第45页
    2.4 入射单色光光转换效率第45-46页
    2.5 循环伏安曲线第46-47页
    2.6 阻抗图谱第47页
    2.7 稳态荧光发射光谱及时间分辨的荧光谱第47-48页
    2.8 成分组成及形貌第48页
    2.9 透过率第48-49页
第3章 基于Ni_(0.85)Se对电极的DSSC研究第49-59页
    3.1 引言第49页
    3.2 实验部分第49-51页
        3.2.1 Ni_(0.85)Se对电极的制备第49-50页
        3.2.2 I_3~-/I~-电解质第50页
        3.2.3 DSSC的组装第50-51页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51-57页
        3.3.1 组成、透过率与形貌第51-53页
        3.3.2 光电性能第53-54页
        3.3.3 电化学性能第54-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基于CoTe/RGO对电极的DSSC研究第59-67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1页
        4.2.1 CoTe对电极的制备第59-60页
        4.2.2 I_3~-/I~-电解质第60页
        4.2.3 DSSC的组装第60-61页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61-66页
        4.3.1 组成、结构与形貌第61-63页
        4.3.2 电化学性能及光伏性能分析第63-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基于CoSe_2对电极的DSSC研究第67-77页
    5.1 引言第67-68页
    5.2 实验部分第68-69页
        5.2.1 CoSe_2对电极的制备第68页
        5.2.2 I_3~-/I~-电解质第68页
        5.2.3 DSSC的组装第68-69页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69-75页
        5.3.1 组成与形貌第69-70页
        5.3.2 DSSC的光伏性能第70-72页
        5.3.3 电化学性能第72-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6章 基于InOx/TiO_2电极的PSC研究第77-87页
    6.1 引言第77-78页
    6.2 实验部分第78-79页
        6.2.1 InO_x修饰的TiO_2电子传输层的制备第78页
        6.2.2 钙钛矿层的制备第78页
        6.2.3 空穴传输层的制备第78页
        6.2.4 Au电极制备第78-79页
    6.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79-85页
        6.3.1 形貌与透过率第79-80页
        6.3.2 导电性能第80-81页
        6.3.3 光电性能第81-84页
        6.3.4 荧光性能第84-85页
    6.4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7章 基于NaYF_4:Eu~(3+)下转化材料的PSC研究第87-97页
    7.1 引言第87-88页
    7.2 实验部分第88-89页
        7.2.1 NaYF_4:Eu~(3+)的合成第88页
        7.2.2 NaYF_4:Eu~(3+)背电极的制备第88页
        7.2.3 电子传输层的制备第88页
        7.2.4 钙钛矿层的制备第88页
        7.2.5 空穴传输层的制备第88-89页
        7.2.6 Au电极制备第89页
    7.3 结果讨论与分析第89-96页
        7.3.1 结构组成与形貌第89-90页
        7.3.2 光学性能第90-91页
        7.3.3 器件结构第91-92页
        7.3.4 光电性能第92-96页
    7.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97-101页
    8.1 总结第97-98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98页
    8.3 展望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于智能车的车道信息感知及增量建模技术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氧族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