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DBD等离子体下催化降解甲基橙及二氧化碳活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概述第10页
    1.2 有机染料废水的常规降解方法第10-12页
        1.2.1 常见废水降解方法比较第12页
    1.3 光催化技术概述第12-13页
        1.3.1 光催化反应原理第12-13页
        1.3.2 光催化技术治理废水第13页
    1.4 MOFs材料简介第13-16页
        1.4.1 MOFs材料的合成第13-14页
        1.4.2 MOFs材料光催化原理第14页
        1.4.3 MOFs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的进展第14-15页
        1.4.4 MOFs负载催化剂及其催化应用第15-16页
    1.5 等离子体现状第16-21页
        1.5.1 等离子体简介第16页
        1.5.2 主要的等离体的放电类型第16-17页
        1.5.3 常见的低温等离子体的形式及要点第17页
        1.5.4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降解机理第17-20页
            1.5.4.1 高能电子的作用第18页
            1.5.4.2 ·OH的作用第18-19页
            1.5.4.3 O_3的作用第19-20页
            1.5.4.4 紫外光和H_2O_2作用第20页
        1.5.5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废水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6 二氧化碳概述第21-23页
        1.6.1 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第21页
        1.6.2 二氧化碳的危害第21页
        1.6.3 二氧化碳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第21-22页
        1.6.4 几种CO_2转化法的特点第22页
        1.6.5 等离子体在CO_2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第22-23页
    1.7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4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4-28页
    2.1 实验所用的主要化学试剂第24页
    2.2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3.1 实验装置图第25页
        2.3.2 甲基橙的吸光度-浓度曲线第25-26页
        2.3.3 DBD协同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实验第26页
    2.4 催化剂的表征第26-28页
        2.4.1 XRD分析第26-27页
        2.4.2 红外分析第27页
        2.4.3 UV-vis分析第27页
        2.4.4 拉曼分析第27页
        2.4.5 扫描电镜和透射第27页
        2.4.6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第27-28页
第3章 DBD等离子体反应降解甲基橙溶液第28-40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8-38页
        3.2.1 放电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28-30页
        3.2.2 DBD降解甲基橙过程中pH的变化第30-31页
        3.2.3 初始浓度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31-32页
        3.2.4 放电电压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32页
        3.2.5 DBD冷却处理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32-34页
        3.2.6 不同pH值甲基橙溶液对DBD降解的影响第34-35页
        3.2.7 Na_2CO_3的加入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35-36页
        3.2.8 等离子体降解甲基橙反应机理研究第36-38页
    3.3 结论第38-40页
第4章 MIL-101协同等离子体降解甲基橙第40-51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MIL-101催化剂的制备及纯化第40-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50页
        4.3.1 催化剂表征第41-42页
            4.3.1.1 MIL-101催化剂的XRD表征分析第41页
            4.3.1.2 MIL-101催化剂的SEM表征分析第41-42页
            4.3.1.3 MIL-101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第42页
        4.3.2 甲基橙降解反应第42-50页
            4.3.2.1 甲基橙的降解反应第42-44页
            4.3.2.2 不同放电电压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44-45页
            4.3.2.3 DBD冷却处理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45页
            4.3.2.4 初始浓度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第45-46页
            4.3.2.5 催化剂用量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46-47页
            4.3.2.6 空气流量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47-48页
            4.3.2.7 甲基橙降解过程中pH变化和紫外吸光度变化第48-50页
    4.4 结论第50-51页
第5章 负载氧化铁型MIL-101催化剂协同等离子体降解甲基橙第51-60页
    5.1 引言第51页
    5.2 催化剂制备第51-5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5.3.1 负载氧化铁型催化剂的表征第52-54页
            5.3.1.1 Fe_2O_3/MIL-101催化剂的SEM图第52页
            5.3.1.2 MIL-101催化剂的热重图第52-53页
            5.3.1.3 Fe_2O_3/MIL-101催化剂的UV-vis图第53页
            5.3.1.4 Fe_2O_3/MIL-101催化剂的XRD图第53-54页
            5.3.1.5 Fe_2O_3/MIL-101催化剂的TEM图第54页
        5.3.2 甲基橙降解反应第54-59页
            5.3.2.1 Fe_2O_3/MIL-101催化剂对不同初始浓度的降解研究第54-55页
            5.3.2.2 Fe_2O_3/MIL-101催化剂不同负载量对甲基橙降解的研究第55-56页
            5.3.2.3 Fe_2O_3/MIL-101催化剂用量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第56-58页
            5.3.2.4 DBD降解过程中COD的降解变化第58页
            5.3.2.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第58-59页
    5.4 结论第59-60页
第6章 DBD下CO_2在水汽中的催化转化研究第60-73页
    6.1 引言第60页
    6.2 催化剂制备第60-61页
    6.3 催化反应装置流程图第61-62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62-71页
        6.4.1 催化剂的表征第62-64页
            6.4.1.1 不同催化剂的XRD表征图第62页
            6.4.1.2 催化剂的拉曼表征图第62-63页
            6.4.1.3 催化剂的热重图第63-64页
            6.4.1.4 催化剂的红外表征图第64页
        6.4.2 催化剂协同等离子体下CO_2和水汽的反应第64-71页
            6.4.2.1 CO_2和水汽在DBD等离子体下的反应研究第65页
            6.4.2.2 负载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DBD等离子体反应下CO_2转化的影响第65-66页
            6.4.2.3 催化剂和放电电压对DBD等离子体反应下合成气产率的影响第66-67页
            6.4.2.4 催化剂和放电电压对DBD等离子体反应下甲烷产率的影响第67-68页
            6.4.2.5 掺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DBD等离子体反应甲烷和合成气产率的影响第68页
            6.4.2.6 H_2的产率与CH_4产率的相关性研究第68-69页
            6.4.2.7 CO_2和水汽在催化剂和等离子体系下反应机理的推测第69-71页
    6.5 结论第71-7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6页
    7.1 结论第73-74页
    7.2 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样品连续快速捕获、富集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微藻与氰化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