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二连盆地霍林河煤田低阶煤孔隙结构模式及气液流动规律

致谢第3-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6-35页
    1.1 选题意义第16页
    1.2 研究现状第16-31页
    1.3 现存问题第31页
    1.4 研究方案第31-33页
    1.5 论文工作量第33-35页
2 地质背景第35-48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35-36页
    2.2 地层与煤层第36-40页
    2.3 构造地质条件第40-45页
    2.4 水文地质条件第45-47页
    2.5 小结第47-48页
3 霍林河煤田低阶煤基本特征第48-52页
    3.1 实验方案第48页
    3.2 样品采集与制备第48-49页
    3.3 基本性质测试结果第49-50页
    3.4 小结第50-52页
4 低阶煤全尺度孔隙结构表征第52-71页
    4.1 基于压汞法的低阶煤孔隙结构表征第52-56页
    4.2 基于低温液氮吸附法的低阶煤孔隙结构表征第56-59页
    4.3 基于二氧化碳吸附法的低阶煤孔隙结构表征第59-62页
    4.4 低阶煤全尺度孔隙结构表征第62-69页
    4.5 小结第69-71页
5 低阶煤气体运移规律研究第71-85页
    5.1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71页
    5.2 低阶煤吸附解吸特征第71-75页
    5.3 低阶煤扩散动力学特征第75-83页
    5.4 小结第83-85页
6 低阶煤储层气水两相渗流特征第85-98页
    6.1 实验方法及方案第85-86页
    6.2 低阶煤储层润湿性评价第86-87页
    6.3 气水相渗曲线分析第87-90页
    6.4 有效应力对流体渗流的控制作用第90-92页
    6.5 孔隙结构对流体渗流的控制作用第92-95页
    6.6 气水相对渗透率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95-96页
    6.7 小结第96-98页
7 结论第98-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1页
作者简历第111-11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兴地区太原组上部泥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非均质性研究
下一篇:煤中镜质组生烃演化的热模拟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