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超分子弹性体 | 第11-22页 |
1.1.1 超分子化学 | 第11页 |
1.1.2 基于非共价键作用的超分子弹性体 | 第11-22页 |
1.2 羧基类配位聚合物 | 第22-24页 |
1.3 Al(Ⅲ)的配位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5-29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7页 |
1.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基于-COOH/Al(Ⅲ)配位的聚硅氧烷超分子弹性体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 第29-60页 |
2.1 前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5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30-31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2.2.3 基于Al(Ⅲ)配位的聚硅氧烷超分子弹性体(Al-GCS)的合成 | 第31-33页 |
2.2.4 聚合物结构与弹性体性能表征方法 | 第33-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58页 |
2.3.1 侧羧基硅油(GCS)的光催化合成与结构表征 | 第35-38页 |
2.3.2 超分子弹性体(Al-GCS)的配位结构研究 | 第38-41页 |
2.3.3 Al-GCS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41-45页 |
2.3.4 Al-GCS热稳定性能分析 | 第45-47页 |
2.3.5 Al-GCS结晶性能分析 | 第47-48页 |
2.3.6 Al-GCS的粘弹性能分析 | 第48-55页 |
2.3.7 Al-GCS的重复加工性能分析 | 第55-56页 |
2.3.8 Al-GCS的自愈合性能分析 | 第56-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三章 配体结构对配位交联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 第60-75页 |
3.1 前言 | 第60-6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1-64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6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3.2.3 配体的合成与弹性体的制备 | 第61-63页 |
3.2.4 测试方法 | 第63-6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3页 |
3.3.1 弹性体Al-GC的合成与表征 | 第64-67页 |
3.3.2 弹性体Al-GBA的合成与表征 | 第67-69页 |
3.3.3 异丙醇铝交联体系AlO-GCS的结构表征 | 第69页 |
3.3.4 四类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比较 | 第69-71页 |
3.3.5 四类弹性体的粘弹性能比较 | 第71-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