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基于WiFi和地磁信号融合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3-18页
        1.2.1 基于专用设备的定位第13-14页
        1.2.2 基于WiFi信号的定位第14-16页
        1.2.3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定位第16-17页
        1.2.4 小结第17-18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室内定位理论基础第20-28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室内定位相关技术原理第20-25页
        2.2.1 基于距离的定位方法第20-23页
        2.2.2 基于位置指纹的定位方法第23-25页
    2.3 融合滤波算法第25-27页
        2.3.1 卡尔曼滤波第25-26页
        2.3.2 粒子滤波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室内WiFi和地磁信号分析第28-40页
    3.1 实验环境与平台第28-29页
    3.2 室内WiFi信号分析第29-34页
        3.2.1 WiFi信号在时间维度的稳定性第30-31页
        3.2.2 WiFi信号在空间维度的差异性第31-32页
        3.2.3 终端方向对WiFi信号的影响第32-33页
        3.2.4 终端类型对WiFi信号的影响第33页
        3.2.5 高度对WiFi信号的影响第33-34页
    3.3 室内地磁信号分析第34-39页
        3.3.1 地磁信号在时间维度的稳定性第34-35页
        3.3.2 地磁信号在空间维度的差异性第35-36页
        3.3.3 终端方向对地磁信号的影响第36-37页
        3.3.4 终端类型对地磁信号的影响第37-38页
        3.3.5 高度对地磁信号的影响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压缩感知的重建WiFi指纹库算法第40-58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压缩感知第41-44页
        4.2.1 基本原理第41页
        4.2.2 测量矩阵第41-43页
        4.2.3 重建第43-44页
    4.3 压缩感知在WiFi指纹库重建应用第44-47页
        4.3.1 WiFi指纹库构建的数学模型第44-45页
        4.3.2 构建测量矩阵第45-46页
        4.3.3 重建过程第46-47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7-57页
        4.4.1 重新采样的位置数量第48-50页
        4.4.2 重新采样的位置间距第50-54页
        4.4.3 重新采样的终端类型第54-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融合室内定位算法第58-83页
    5.1 引言第58-59页
    5.2 隐马尔可夫模型原理第59-62页
        5.2.1 基本原理第59-60页
        5.2.2 观测序列的产生第60-61页
        5.2.3 适用范围第61-62页
    5.3 隐马尔可夫模型融合室内定位应用第62-72页
        5.3.1 隐马尔科夫模型数学模型第62-65页
        5.3.2 双阈值步伐检测第65-68页
        5.3.3 基于步数序列化的地磁信号第68-72页
        5.3.4 前向算法第72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2-82页
        5.4.1 步伐检测分析第73-74页
        5.4.2 序列化的地磁信号分析第74-76页
        5.4.3 HMM定位性能分析第76-80页
        5.4.4 重建指纹库与HMM定位方法结合第80-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6.1 工作总结第83页
    6.2 工作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93页
附件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滤波多音调制FMT中迭代接收算法
下一篇:基于模型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