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DN混合的wmSDN网络系统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1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无线网状网与软件定义网络相关技术 | 第13-31页 |
2.1 WMN简介 | 第13-16页 |
2.1.1 WMN的组网方式 | 第13-14页 |
2.1.2 WMN的特点 | 第14-15页 |
2.1.3 WMN的路由技术 | 第15-16页 |
2.2 SDN简介 | 第16-27页 |
2.2.1 SDN架构 | 第16-18页 |
2.2.2 SDN南向接口与OpenFlow协议 | 第18-24页 |
2.2.3 北向接口技术和SDN控制器 | 第24-26页 |
2.2.4 OpenvSwitch交换机 | 第26-27页 |
2.3 wmSDN简介 | 第27-30页 |
2.3.1 wmSDN的研究现状 | 第27-29页 |
2.3.2 wmSDN战术通信网 | 第29页 |
2.3.3 现有方案的分析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wmSDN网络系统模型及其工作过程 | 第31-41页 |
3.1 wmSDN网络系统模型设计 | 第31-37页 |
3.1.1 系统研究场景 | 第31-32页 |
3.1.2 系统模型 | 第32-33页 |
3.1.3 报文分发设计 | 第33-34页 |
3.1.4 端口映射设计 | 第34-35页 |
3.1.5 节点模型设计 | 第35-37页 |
3.2 wmSDN网络系统工作过程 | 第37-40页 |
3.2.1 数据报文转发过程 | 第37-38页 |
3.2.2 ARP消息处理 | 第38-39页 |
3.2.3 LLDP消息处理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wmSDN网络系统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9页 |
4.1 Floodlight控制器 | 第41-43页 |
4.2 控制器模块划分 | 第43页 |
4.3 控制器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3-48页 |
4.3.1 初始化模块 | 第43-44页 |
4.3.2 ARP处理模块 | 第44-45页 |
4.3.3 链路发现模块 | 第45-46页 |
4.3.4 静态路由模块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wmSDN网络系统的搭建与功能测试 | 第49-63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49-51页 |
5.1.1 OpenWrt系统 | 第50页 |
5.1.2 路由协议软件OLSRd | 第50页 |
5.1.3 路由跟踪工具traceroute | 第50-51页 |
5.1.4 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 | 第51页 |
5.1.5 报文捕获与分析工具Wireshark | 第51页 |
5.2 实验场景搭建 | 第51-55页 |
5.2.1 节点配置 | 第52-53页 |
5.2.2 网络配置 | 第53-55页 |
5.3 传统转发通道功能测试 | 第55-57页 |
5.4 OpenFlow通道功能测试 | 第57-59页 |
5.5 系统抗毁性测试 | 第59-62页 |
5.5.1 实验过程 | 第59-60页 |
5.5.2 实验结果 | 第60-6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第63页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件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