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的东北电力设计院网络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IPv6 概述 | 第7-10页 |
·IPv6 的由来 | 第7-8页 |
·IPv6 的发展状况 | 第8-9页 |
·IPv6 的发展前景 | 第9-10页 |
第2章 IPv4 向IPv6 过渡 | 第10-19页 |
·IPv6 的新特点 | 第10-12页 |
·IPv6 协议基本框架 | 第12-15页 |
·IPv6 的报头格式 | 第12-13页 |
·IPv6 的扩展报头 | 第13-14页 |
·IPv6 的地址空间 | 第14-15页 |
·IPv4 向IPv6 的过渡 | 第15-19页 |
·IPv4/IPv6 双协议栈技术 | 第16页 |
·隧道技术 | 第16-17页 |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 第17-19页 |
第3章 SNMP 基本原理 | 第19-28页 |
·网络管理概述 | 第19-21页 |
·常用的网管协议 | 第21-22页 |
·SNMP 基本原理 | 第22-26页 |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第22-24页 |
·管理信息库MIB | 第24-26页 |
·管理信息结构SMI | 第26页 |
·SNMP 版本差异 | 第26-28页 |
第4章 基于IPv6 的组网 | 第28-37页 |
·规划网络地址和拓扑结构 | 第28-30页 |
·申请地址空间及接入点 | 第30-31页 |
·配置IPv6 主机及路由 | 第31-37页 |
·操作系统和软件的选择 | 第31页 |
·IPv6 的安装和配置 | 第31-34页 |
·建立虚拟IPv6 链路 | 第34-37页 |
第5章 IPv6 下网管系统的分析 | 第37-45页 |
·系统概述 | 第37页 |
·系统分析 | 第37-38页 |
·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38-45页 |
·管理程序的内部框架 | 第39-41页 |
·MIB 信息处理流程 | 第41-42页 |
·MIB 库访问实现 | 第42-45页 |
第6章 总结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摘要 | 第50-53页 |
ABSTRACT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