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MOFs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派生炭材料的氧还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8页
    1.1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概述第13-14页
    1.2 MOFs及其派生电催化材料概述第14-18页
    1.3 MOFs及其派生物在氧还原(ORR)电催化剂中的应用第18-36页
        1.3.1 MOFs派生的炭材料第19-24页
        1.3.2 MOFs派生的非贵金属/炭材料第24-33页
        1.3.3 MOFs派生的贵金属材料第33-34页
        1.3.4 MOFs材料第34-36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内容第36-38页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36-37页
        1.4.2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37-38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第38-44页
    2.1 实验材料第38-40页
        2.1.1 化学试剂第38-39页
        2.1.2 实验仪器第39-40页
    2.2 表征方法第40-44页
        2.2.1 物理化学表征第40-42页
        2.2.2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2-44页
第三章 以MOF-5为前体制备的多孔炭材料及其ORR性能的研究第44-55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材料制备第45-46页
        3.2.1 Fe-MOF-5的合成第45页
        3.2.2 多孔炭材料(PC)的合成第45-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4页
        3.3.1 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第46-51页
        3.3.2 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51-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穿插结构MOF派生N掺杂层次介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ORR性能研究第55-74页
    4.1 引言第55-56页
    4.2 材料制备第56-57页
        4.2.1 SCUT-11的制备第56页
        4.2.2 氮掺杂层次介孔炭材料(NHMC)的制备第56-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73页
        4.3.1 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第57-67页
        4.3.2 材料的电化学活性表征第67-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以氮硫MOF为前体制备双掺杂介孔炭材料及其ORR性能研究第74-95页
    5.1 引言第74-76页
    5.2 材料制备第76-79页
        5.2.1 SCUT-12, N-MOF和S-MOF的合成第76页
        5.2.2 氮硫共掺杂介孔炭材料(NSMC),氮掺杂介孔炭材料(NMC),硫掺杂介孔炭材料(SMC)的制备第76-77页
        5.2.3 单晶结构分析第77-7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9-94页
        5.3.1 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第79-91页
        5.3.2 材料的电化学活性表征第91-94页
    5.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光致变色-光控电导晶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表征第95-116页
    6.1 引言第95-96页
    6.2 材料制备第96-100页
        6.2.1 化合物[Zn_2(TDC)_2(TPT)]·H_2O(1)的合成第96-97页
        6.2.2 化合物[Zn_4(BTC)_3(μ_3-OH)(H_2O)_3] [(CH_3NH_2CH_3)(PV)_(1/2)]·5H_2O(2)的合成第97页
        6.2.3 化合物1和2的单晶结构分析第97-100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0-115页
        6.3.1 单晶结构描述第100-104页
        6.3.2 化合物1的物理化学表征第104-111页
        6.3.3 化合物2的物理化学表征第111-115页
    6.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结论与展望第116-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4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附件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物质基纳米硫化铜复合功能材料的构建与性能
下一篇:自驱动颗粒诱导纳米棒吸引-排斥转变与纳米颗粒的输运过程及有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