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基本原理 | 第23-32页 |
2.1 闸控河段水流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2.2 水质多相转化过程分析 | 第24-25页 |
2.3 水闸调度对水质多相转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 第25-32页 |
2.3.1 水闸关闭 | 第27-28页 |
2.3.2 水闸开启 | 第28-32页 |
3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数学模型 | 第32-67页 |
3.1 模型整体设计思路 | 第32-33页 |
3.2 研究区的选择及闸控河段的概化 | 第33-37页 |
3.2.1 研究区的选择 | 第33-35页 |
3.2.2 闸控河段的概化 | 第35-37页 |
3.3 考虑水闸调度作用的水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37-48页 |
3.3.1 过闸流量计算精度对比与分析 | 第39-48页 |
3.4 水质多相转化数学模型构建 | 第48-56页 |
3.4.1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 | 第51-52页 |
3.4.2 吸附-解吸过程描述方程 | 第52-53页 |
3.4.3 沉降-再悬浮过程描述方程 | 第53-54页 |
3.4.4 水生生物生长-死亡过程描述方程 | 第54-55页 |
3.4.5 模型求解方法 | 第55-56页 |
3.4.6 输入条件设置 | 第56页 |
3.5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56-61页 |
3.6 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 | 第61-67页 |
4 闸控河段水质多相转化规律分析 | 第67-94页 |
4.1 基于现场调度实验模拟结果分析 | 第67-74页 |
4.2 基于调度情景下的水质多相转化过程模拟分析 | 第74-79页 |
4.2.1 情景设置 | 第74页 |
4.2.2 情景模拟 | 第74-79页 |
4.2.3 水质多相转化模拟分析 | 第79页 |
4.3 基于调度情景下的主导反应机制分析 | 第79-82页 |
4.3.1 情景设置 | 第80页 |
4.3.2 情景模拟 | 第80-82页 |
4.4 水闸调控对水质多相转化的贡献率计算 | 第82-87页 |
4.5 水质浓度变化率与主要影响因子的量化关系识别 | 第87-9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94-97页 |
5.1 结论 | 第94-95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95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5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