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0-21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三、儒学史上对“仁”的几种定义 | 第16-21页 |
第一章 天命、德论与仁 | 第21-33页 |
一、殷周时期的天命观与“敬德”、“保民” | 第21-27页 |
二、孔子的天命观与德论 | 第27-30页 |
三、人的普遍德性是“仁” | 第30-33页 |
第二章“仁者爱人”是由“亲亲”向“泛爱”的逐层推衍 | 第33-40页 |
一、“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 | 第33-34页 |
二、仁爱的本根是亲亲之爱(孝悌) | 第34-38页 |
三、仁爱的推广是“仁民”以及“泛爱”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仁者以“克己”、“由己”为践履之道 | 第40-47页 |
一、克己复礼为仁 | 第40-43页 |
二、我欲仁,斯仁至矣 | 第43-44页 |
三、笃信好学 | 第44-45页 |
四、躬行践履 | 第45-47页 |
第四章“修己以安百姓”是“仁者爱人”的旨归 | 第47-51页 |
一、修己以敬 | 第47-48页 |
二、修己以安人 | 第48页 |
三、修己以安百姓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