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耕织图诗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理由与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耕织图 | 第11-20页 |
第一节 耕织图的起源 | 第11-14页 |
第二节 耕织图的发展 | 第14-18页 |
附录 耕织图的文献状况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耕织图诗 | 第20-27页 |
第一节 耕织图诗的界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耕织图诗与农事诗、题画诗的比较 | 第21-24页 |
第三节 耕织图诗的发展脉络 | 第24-25页 |
第四节 耕织图诗的价值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宋代耕织图诗 | 第27-40页 |
第一节 宋代耕织图诗的产生背景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宋代耕织图诗的发展概况 | 第28-31页 |
第三节 楼璹生平及耕织图诗创作 | 第31-33页 |
第四节 楼璹耕织图诗的思想内容 | 第33-36页 |
第五节 楼璹耕织图诗的艺术特色 | 第36-40页 |
第四章 元代耕织图诗 | 第40-50页 |
第一节 元代耕织图诗发展概况 | 第40-43页 |
第二节 赵孟頫生平及耕织图诗创作 | 第43-45页 |
第三节 赵孟頫耕织图诗的思想内容 | 第45-47页 |
第四节 赵孟頫耕织图诗的艺术特色 | 第47-50页 |
第五章 明代耕织图诗 | 第50-58页 |
第一节 明代耕织图诗发展概况 | 第50-54页 |
第二节 叶盛耕织图诗 | 第54-55页 |
第三节 《<便民图纂>农务女红图》题竹枝词 | 第55-58页 |
第六章 清代耕织图诗 | 第58-78页 |
第一节 御制耕织图诗(一) | 第58-61页 |
第二节 御制耕织图诗(二) | 第61-65页 |
第三节 文人耕织图诗 | 第65-70页 |
第四节 棉花图诗 | 第70-73页 |
第五节 蚕桑图诗、橡茧图诗 | 第73-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征引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