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论文

武义延福寺研究史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1页
    0.1 延福寺简介第9页
    0.2 研究对象综述第9-10页
    0.3 研究方法第10页
    0.4 本文结构第10-11页
第一章 《汇刊》中的“元代建筑”第11-35页
    1.1 陶村调查始末第12-21页
        1.1.1 宣平新邑第12-14页
        1.1.2 延福古寺第14-18页
        1.1.3 载入史册第18-21页
    1.2 中国营造学社的延福寺研究第21-31页
        1.2.1 “汇刊式”研究第21-26页
        1.2.2 “汇刊式”的延福寺调查报告第26-31页
    1.3 小结第31-35页
        1.3.1 “年代”第31-32页
        1.3.2 地域性的发现和失落第32-33页
        1.3.3 语言造成的困境第33-35页
第二章 文物工作中的“古建筑”第35-51页
    2.1 1950年代延福寺调查、修缮和保护第35-39页
        2.1.1 地方文物机构初步调查修缮第35-38页
        2.1.2 文物普查中的延福寺第38-39页
    2.2 有关延福寺的三份文本第39-47页
        2.2.1 “调查小记”第39-40页
        2.2.2 “修理总结”第40-42页
        2.2.3 “元构大殿”第42-47页
        2.2.4 小结第47页
    2.3 小结第47-51页
        2.3.1 从修缮看1950年代文物工作特点第47-48页
        2.3.2 从建筑物到文物第48-49页
        2.3.3 “文物体”调查报告的话语构成和影响第49-51页
第三章 “世纪大修”:遗产保护的话语第51-71页
    3.1 修缮工程现场第51-56页
        3.1.1 1974年修缮第51-53页
        3.1.2 “世纪大修”第53-56页
        3.1.3 小结第56页
    3.2 修缮文本分析第56-66页
        3.2.1 1996年“设计概说”第57-61页
        3.2.2 “世纪大修”的记录第61-65页
        3.2.3 小结第65-66页
    3.3 小结第66-71页
        3.3.1 现实与文本第66-68页
        3.3.2 遗产保护的话语第68-70页
        3.3.3 反思建筑史研究第70-71页
结论: 延福寺研究和建筑史研究反思第71-74页
    建筑的年代第71页
    话语继承与固化第71-72页
    建筑本体的角色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表格、图纸目录第78-79页
    表格第78页
    图纸第78-79页
附录第79-101页
    附录一: 武义延福寺历史梗概第79-80页
    附录二: 武义延福寺相关方志第80-81页
    附录三: 1934年所摄照片之志第81-95页
    附录四: 宣平縣桃溪區延福寺修理情况縂結第95-101页
后记第101-102页
作者简介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公司XX地块项目设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A公司工程建设项目沟通管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