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0 绪论 | 第10-16页 |
0.1 选题目的 | 第10页 |
0.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0.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0.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0.3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0.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0.4.1 历史文献法 | 第15页 |
0.4.2 比较分析法 | 第15页 |
0.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概述 | 第16-22页 |
1.1 党内巡视制度的理论 | 第16-17页 |
1.1.1 巡视制度的概念 | 第16-17页 |
1.1.2 党内巡视制度的内涵 | 第17页 |
1.2 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1.2.1 建国前党内巡视制度的初步探索 | 第17-18页 |
1.2.2 改革开放后党内巡视制度的发展 | 第18-19页 |
1.2.3 十八大后党内巡视制度的新突破 | 第19-20页 |
1.3 党内巡视制度的作用 | 第20-22页 |
1.3.1 健全执政监督体系 | 第20-21页 |
1.3.2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 第21页 |
1.3.3 密切联系党群关系 | 第21页 |
1.3.4 优化干部任用状况 | 第21-22页 |
2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2-27页 |
2.1 党内巡视制度的构成要素 | 第22-25页 |
2.1.1 党内巡视制度的主体和客体 | 第22页 |
2.1.2 党内巡视制度的目的和任务 | 第22-23页 |
2.1.3 党内巡视制度的程序和方法 | 第23-24页 |
2.1.4 党内巡视制度的原则和评估 | 第24-25页 |
2.2 党内巡视制度的特点 | 第25-27页 |
2.2.1 监督主体多变 | 第25页 |
2.2.2 监督对象明确 | 第25页 |
2.2.3 监督内容突出 | 第25-26页 |
2.2.4 监督方法多样 | 第26-27页 |
3 中国共产党党内巡视制度的现状 | 第27-32页 |
3.1 党内巡视制度的建设成就 | 第27-28页 |
3.1.1 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 第27页 |
3.1.2 运行过程渐趋成熟 | 第27-28页 |
3.1.3 制度反腐成效显著 | 第28页 |
3.2 当前党内巡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2.1 巡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 第28-29页 |
3.2.2 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 第29页 |
3.2.3 巡视成果透明度不足 | 第29-30页 |
3.3 当前党内巡视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3.3.1 党内巡视制度发展历程短暂 | 第30页 |
3.3.2 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 | 第30页 |
3.3.3 干部群众对巡视制度认识不充分 | 第30-32页 |
4 完善党内巡视制度的路径 | 第32-38页 |
4.1 健全巡视制度和法律体系 | 第32-33页 |
4.1.1 建立和完善巡视法律法规 | 第32页 |
4.1.2 完善巡视工作机制 | 第32-33页 |
4.1.3 重视巡视成果转化运用 | 第33页 |
4.2 创新巡视理论和工作方法 | 第33-35页 |
4.2.1 推动巡视理论创新 | 第34页 |
4.2.2 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 | 第34页 |
4.2.3 重视和完善网络举报制度 | 第34-35页 |
4.3 进一步加强巡视队伍建设 | 第35-36页 |
4.3.1 优化巡视队伍年龄结构 | 第35页 |
4.3.2 提高巡视人员的综合能力 | 第35-36页 |
4.3.3 明确巡视人员的职责权限 | 第36页 |
4.4 加快地方巡视工作的开展进程 | 第36-38页 |
4.4.1 增强地方巡视的重视程度 | 第36-37页 |
4.4.2 明确地方巡视工作的定位 | 第37页 |
4.4.3 加强地方巡视规章制度建设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