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论文--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论文

交替呼吸途径参与叶片光适应性的研究

附件第4-8页
缩写词表第8-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5-26页
    1.1 植物光合作用的光保护机制第15-18页
        1.1.1 光抑制及光的系统性第15页
        1.1.2 光保护机制第15-18页
            1.1.2.1 减少光能的吸收第15-16页
            1.1.2.2 热耗散第16页
            1.1.2.3 环式电子传递第16页
            1.1.2.4 水-水循环第16页
            1.1.2.5 叶绿体呼吸第16-17页
            1.1.2.6 光呼吸第17页
            1.1.2.7 活性氧的酶促和非酶促清除系统第17-18页
    1.2 交替呼吸途径第18-21页
        1.2.1 植物线粒体呼吸链第18页
        1.2.2 交替氧化酶在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的位置第18-19页
        1.2.3 交替呼吸途径容量和活性的研究第19-20页
        1.2.4 交替呼吸途径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第20页
        1.2.5 交替氧化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第20-21页
    1.3 交替呼吸途径在光保护中的作用第21-22页
    1.4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第22-24页
        1.4.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基本原理第22-23页
        1.4.2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第23-24页
        1.4.3 测定步骤第24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6页
第二部分不同光强下交替氧化酶基因修饰的两种拟南芥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第26-3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2.1.1 材料培养与处理第27页
        2.1.2 叶片交替呼吸途径容量的测定第27页
        2.1.3 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7-28页
        2.1.4 数据分析第28页
    2.2 结果第28-33页
        2.2.1 两种拟南芥在光照条件下交替呼吸途径容量的比较第28-29页
        2.2.2 两种拟南芥叶片 Fv/Fm 的比较第29页
        2.2.3 不同光强下两种拟南芥叶片 Y(II)的变化第29-30页
        2.2.4 不同光强下两种拟南芥叶片 Y(NPQ) 、Y(NO)的变化第30-31页
        2.2.5 不同光强下两种拟南芥叶片 NPQ 与 qp 的变化第31-32页
        2.2.6 不同光强下两种拟南芥叶片 ETR 的变化第32-33页
    2.3 讨论第33-36页
第三部分 交替呼吸途径对叶片高光系统适应性的影响第36-48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3.1.1 植物材料的培养第37页
        3.1.2 植物材料的处理第37-38页
        3.1.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38-39页
        3.1.4 H_2O_2含量的测定第39页
        3.1.5 光氧化耐受性分析第39页
        3.1.6 数据统计分析第39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5页
        3.2.1 高光胁迫后菜豆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第39-41页
        3.2.2 SHAM 处理后菜豆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第41-42页
        3.2.3 高光胁迫后菜豆叶片内 H_2O_2含量的变化第42-43页
        3.2.4 AOX 途径受到抑制后叶片内 H_2O_2含量的变化第43页
        3.2.5 叶片的光氧化耐受性分析第43-45页
            3.2.5.1 高光胁迫叶片的光氧化耐受性的比较第43-44页
            3.2.5.2 SHAM 处理叶片高光耐受性的比较第44-45页
    3.3 讨论第45-48页
        3.3.1 高光胁迫后叶片 Y(II)、qp、Fv'/Fm'和 NPQ 的变化第45页
        3.3.2 不同光强下 SHAM 处理后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第45-46页
        3.3.3 强光胁迫对叶片内的 H_2O_2的影响第46-47页
        3.3.4 不同光强下 AOX 途径受到抑制后对叶片中 H_2O_2的影响第47页
        3.3.5 叶片的光氧化耐受性分析第47-48页
            3.3.5.1 高光胁迫叶片的光氧化耐受性分析第47页
            3.3.5.2 AOX 途径受抑叶片的光氧化耐受性分析第47-48页
第四部分 结论与探讨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60页
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oFe2O4及PS-CoFe2O4、PANI-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的溶剂热一步制备及性能
下一篇:灰色关联模糊聚类法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