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辐射源信号指纹特征提取模型分析 | 第16-25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信号载频和调制参数的偏差分析 | 第16-17页 |
2.3 发射机杂散特性 | 第17-22页 |
2.3.1 频率源杂散特性分析 | 第17-19页 |
2.3.2 放大器的杂散特性分析 | 第19-22页 |
2.4 信号指纹特征提取模型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载频与码速率估计 | 第25-36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载频估计 | 第25-30页 |
3.2.1 信号模型 | 第25页 |
3.2.2 传统相位拟合载频估计 | 第25-27页 |
3.2.3 改进的相位拟合载频估计 | 第27-28页 |
3.2.4 载频估计仿真分析 | 第28-30页 |
3.3 码速率估计 | 第30-35页 |
3.3.1 基于STFT及Haar小波变换的码速率估计 | 第30-33页 |
3.3.2 码速率估计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杂散特征分析与提取 | 第36-55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包络及其寄生调制特征分析与提取 | 第36-46页 |
4.2.1 包络提取算法 | 第36-39页 |
4.2.2 仿真实验分析 | 第39-41页 |
4.2.3 包络复杂度特征提取 | 第41-46页 |
4.3 时频图像特征分析与提取 | 第46-54页 |
4.3.1 Hilbert Huang变换时频分析 | 第47-48页 |
4.3.2 基于小波包能量去噪和经验模态分解的HH变换时频分析 | 第48-52页 |
4.3.3 Hilbert边缘谱对称性特征分析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双谱特征分析与提取 | 第55-68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高阶谱理论及局部双谱方法 | 第55-61页 |
5.2.1 高阶谱定义与计算 | 第55-58页 |
5.2.2 局部双谱分析法 | 第58-61页 |
5.3 矩形积分双谱 | 第61-67页 |
5.3.1 矩形积分双谱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5.3.2 矩形积分双谱与局部双谱特征区分能力 | 第62-64页 |
5.3.3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辐射源个体识别实验 | 第68-80页 |
6.1 引言 | 第68页 |
6.2 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实验系统 | 第68-69页 |
6.3 分类器设计 | 第69-74页 |
6.3.1 单一分类器 | 第69-70页 |
6.3.2 组合分类器 | 第70-74页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4-7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80页 |
7.2 未来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