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邮轮产业研究概况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国外邮轮产业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邮轮产业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6-17页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页 |
2 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及其科学内涵 | 第17-25页 |
2.1 与产业链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2.1.1 产业链理论的演进 | 第18页 |
2.1.2 产业关联理论 | 第18-19页 |
2.1.3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2.1.4 价值链理论 | 第20页 |
2.1.5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0页 |
2.1.6 供应链理论 | 第20-21页 |
2.2 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 | 第21-23页 |
2.2.1 产业链 | 第21页 |
2.2.2 产业链相关概念的表述 | 第21-22页 |
2.2.3 产业链的分类 | 第22-23页 |
2.3 产业链的构建 | 第23-24页 |
2.3.1 产业链形成的原因及途径 | 第23页 |
2.3.2 产业链的结构 | 第23-24页 |
2.3.3 产业链的构建 | 第24页 |
2.4 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3 邮轮产业及其产业链的基本概述 | 第25-31页 |
3.1 邮轮产业的概念与结构 | 第26-27页 |
3.1.1 邮轮 | 第26页 |
3.1.2 邮轮产业与邮轮产业链 | 第26-27页 |
3.2 邮轮产业链的构建 | 第27-30页 |
3.2.1 邮轮产业链的组成 | 第27-28页 |
3.2.2 邮轮产业链的构建 | 第28-30页 |
3.3 邮轮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 第30-31页 |
4 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第31-42页 |
4.1 青岛市邮轮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31-34页 |
4.1.1 邮轮产业链核心产业 | 第31-33页 |
4.1.2 支持性产业 | 第33-34页 |
4.2 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34-42页 |
4.2.1 优势 | 第34-37页 |
4.2.2 劣势 | 第37-39页 |
4.2.3 机遇 | 第39-41页 |
4.2.4 遇到的挑战 | 第41-42页 |
5 青岛邮轮产业综合效应分析 | 第42-60页 |
5.1 邮轮产业经济效应 | 第42-49页 |
5.1.1 邮轮客源市场规模预测 | 第43-46页 |
5.1.2 青岛邮轮客源与旅游外汇收入相关性 | 第46-49页 |
5.2 邮轮产业带动效应分析 | 第49-60页 |
5.2.1 灰色关联度理论 | 第50-51页 |
5.2.2 青岛邮轮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51-60页 |
6 产业链视角下青岛邮轮产业发展对策 | 第60-66页 |
6.1 邮轮产业链上游环节对策 | 第60-61页 |
6.1.1 加强邮轮设计与建设的自主开发能力 | 第60-61页 |
6.1.2 推动邮轮造船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 第61页 |
6.2 邮轮产业链中游环节对策 | 第61-64页 |
6.2.1 争取组建自己的邮轮公司 | 第61-62页 |
6.2.2 加强邮轮企业运营管理 | 第62页 |
6.2.3 设计开发邮轮航线,开展国内沿海巡游 | 第62-63页 |
6.2.4 加强青岛邮轮市场销售推广 | 第63-64页 |
6.3 邮轮产业链下游环节对策 | 第64-65页 |
6.3.1 加强邮轮母港建设,打造国际邮轮城 | 第64页 |
6.3.2 开发独特的陆上旅游产品与线路,加强品牌建设 | 第64-65页 |
6.3.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港口服务 | 第65页 |
6.4 邮轮支持性产业发展对策 | 第65-66页 |
6.4.1 加强交通体系建设 | 第65页 |
6.4.2 加强政策环境建设 | 第65-66页 |
6.4.3 加强邮轮人力资源建设 | 第66页 |
7 结论 | 第66-69页 |
7.1 论文的结论 | 第66-67页 |
7.2 研究的不足 | 第67页 |
7.3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