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9-15页
    一、选题缘由第9页
    二、选题研究意义第9-10页
        (一) 理论意义第9-10页
        (二) 实践意义第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一) 学界对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研究取得的成果第10-12页
        (二) 研究评述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3-15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页
        (二) 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第15-25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共享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15-17页
        (一) 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第15-16页
        (二) 共享发展的目的第16页
        (三) 共享发展的社会形式第16-17页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共享发展思想的吸收借鉴第17-19页
        (一) “大同社会”理想第17-18页
        (二)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第18页
        (三) “和而不同”思想第18-19页
    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发展思想的延续和深化第19-25页
        (一)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第19-21页
        (二)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第21-22页
        (三) 江泽民的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思想第22-23页
        (四) 胡锦涛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第23-25页
第二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现实基础第25-29页
    一、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第25-26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迫切要求第26-29页
        (一)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行共享发展的必要条件第26页
        (二) 我国具体国情是实行共享发展的迫切需要第26-29页
第三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特征第29-42页
    一、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丰富内涵第29-39页
        (一) 共享发展的主体第29-30页
        (二) 共享发展的内容第30-37页
        (三) 共享发展的实质第37-38页
        (四) 共享发展的实现途径第38-39页
    二、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特征第39-42页
        (一) 具有人民主体性特征第39页
        (二) 具有科学性特征第39-40页
        (三)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第40-42页
第四章 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第42-48页
    一、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第42-43页
        (一) 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第42-43页
        (二) 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43页
    二、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第43-45页
        (一) 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成第43-44页
        (二) 实现“中国梦”的行动纲领第44页
        (三) 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44-45页
    三、习近平共享发展思想彰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第45-48页
        (一) 有利于国际局势稳定,实现共同发展第45-46页
        (二) 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为全人类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
下一篇: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的影响研究--基于健康感知和社会交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