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文中常见縮写的全称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WO_3材料的基本性质、结构 | 第13-14页 |
1.2.1 WO_3的基本性质 | 第13页 |
1.2.2 WO_3的晶体结构 | 第13-14页 |
1.3 影响纳米WO_3光电转换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性能途径 | 第14-19页 |
1.3.1 维度与形貌调控 | 第14-16页 |
1.3.2 贵金属负载 | 第16-17页 |
1.3.3 离子掺杂 | 第17-18页 |
1.3.4 表面敏化 | 第18-19页 |
1.3.5 半导体复合 | 第19页 |
1.4 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9-22页 |
1.4.1 光辅助还原法 | 第20页 |
1.4.2 电沉积法 | 第20页 |
1.4.3 水热/溶剂热法 | 第20-21页 |
1.4.4 水解法 | 第21页 |
1.4.5 其它方法 | 第21-22页 |
1.5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第23-30页 |
2.1 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3 导电基底预处理 | 第24-25页 |
2.4 薄膜制备及电池组装 | 第25-27页 |
2.4.1 石墨烯制备 | 第25页 |
2.4.2 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25-26页 |
2.4.3 双层结构薄膜的制备 | 第26页 |
2.4.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第26-27页 |
2.5 薄膜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27-30页 |
2.5.1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7页 |
2.5.2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TA) | 第27页 |
2.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第27页 |
2.5.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第27-28页 |
2.5.5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 第28页 |
2.5.6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8页 |
2.5.7 透射电镜表征 | 第28页 |
2.5.8 光电化学性质测试 | 第28-30页 |
3 GO及RGO-WO_3薄膜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0-5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相关表征 | 第30-36页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0页 |
3.2.2 氧化石墨烯的相关测试 | 第30-36页 |
3.3 RGO-WO_3薄膜的制备 | 第36-37页 |
3.3.1 复合材料制备的原理 | 第36页 |
3.3.2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36-37页 |
3.3.3 复合材料表征 | 第37页 |
3.3.4 复合材料的光电性能测试 | 第3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3.4.1 薄膜的物相和形貌表征 | 第37-39页 |
3.4.2 分子振动光谱测试 | 第39-41页 |
3.4.3 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1-42页 |
3.4.4 薄膜厚度对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3.4.5 复合薄膜中RGO的含量对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6 电极稳定性测试 | 第47页 |
3.5 界面电荷转移动力学过程研究 | 第47-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RGO-WO_3基双层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研究 | 第52-66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薄膜的制备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4.3.1 物相与结构分析 | 第53-55页 |
4.3.2 光吸收性能 | 第55-56页 |
4.3.3 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质 | 第56-60页 |
4.4 层结构薄膜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60-65页 |
4.4.1 电池的组装 | 第60-61页 |
4.4.2 电池的光电性能测试 | 第61-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