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安全监测系统论文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超声波测距报警系统的研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本质安全电路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超声波测距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7页
第二章 超声波测距理论概述第17-2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超声波测距技术第17-20页
        2.2.1 测距技术概述第17-18页
        2.2.2 超声波测距原理及优势第18-19页
        2.2.3 超声波测距的温敏特性第19页
        2.2.4 超声波能量衰减现象第19-20页
    2.3 超声波换能器第20-23页
        2.3.1 换能器原理及类型第20-21页
        2.3.2 换能器的盲区与死角第21-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5-39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系统结构及供电配置第25-27页
        3.2.1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第25-26页
        3.2.2 系统供电结构设计第26-27页
    3.3 控制报警显示中心电路第27-33页
        3.3.2 MSP430F149微处理器的选用第27-28页
        3.3.3 距离显示与危险报警电路第28-30页
        3.3.4 按键检测电路第30-31页
        3.3.5 控制及通信电路第31-33页
    3.4 测距传感器电路第33-38页
        3.4.1 换能器的选用第33-34页
        3.4.2 STC12C5608AD微处理器的选用第34-35页
        3.4.4 光耦型换能器驱动电路第35-38页
        3.4.5 回波处理电路第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测距传感器电路试验分析第39-57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回波处理电路分析及试验第39-45页
        4.2.1 放大电路分析第39-40页
        4.2.2 回波信号调整电路试验分析第40-43页
        4.2.3 峰值检测电路试验分析第43-45页
    4.3 电路滤波作用分析及试验对比第45-51页
        4.3.1 换能器共振特性滤波作用分析第45-47页
        4.3.2 并联谐振滤波电路试验分析第47-48页
        4.3.3 运算放大电路带通滤波仿真分析第48-51页
    4.4 传感器电路抗干扰性能分析及试验第51-55页
        4.4.1 光耦隔噪优势对比分析第51-52页
        4.4.2 共模干扰抑制电路对比试验第52-54页
        4.4.3 放大器自激现象仿真分析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电路本质安全性能分析第57-67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本质安全电路第57-61页
        5.2.1 本质安全电路定义第57-59页
        5.2.2 本质安全电路的设计第59-61页
    5.3 测距报警系统本质安全特性分析第61-65页
        5.3.1 换能器驱动电路本质安全特性分析第61-64页
        5.3.2 供电电路的本质安全特性分析第64-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传感器试验第67-85页
    6.1 引言第67页
    6.2 系统总体工作流程第67页
    6.3 控制报警显示中心程序设计第67-75页
        6.3.1 控制信号发射及频率信号接收第68-69页
        6.3.2 最优测距结果的筛选第69页
        6.3.3 字符图像显示及声光报警第69-73页
        6.3.4 传感器设置及参数修改第73-75页
    6.4 测距传感器程序设计第75-79页
        6.4.1 超声波测距流程第75-78页
        6.4.2 频率信号发射第78-79页
    6.5 测距误差试验分析第79-83页
        6.5.1 传感器试验装置第80页
        6.5.2 测距范围试验分析第80-81页
        6.5.3 精度及温敏特性试验第81-83页
        6.5.4 试验结果分析第83页
    6.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应力比对WC-Co硬质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尾矿库中铀在粘土中的吸附及迁移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