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1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概况 | 第8页 |
1.1.2 驻马店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1.2.1 国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2.2 国内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再生方法与旧路路况调查 | 第19-27页 |
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分类及其适用范围 | 第19-20页 |
2.1.1 厂拌热再生(central plant hot recycling) | 第19页 |
2.1.2 就地热再生(hot in-place recycling) | 第19-20页 |
2.1.3 厂拌冷再生(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 第20页 |
2.1.4 就地冷再生(cold in-place recycling) | 第20页 |
2.2 旧路路况调查 | 第20-23页 |
2.2.1 官(庄)-和(孝)公路概况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 | 第21页 |
2.2.2 交通量概况 | 第21-22页 |
2.2.3 病害调查及分析 | 第22-23页 |
2.3 道路破坏原因分析及再生方式选择 | 第23-25页 |
2.3.1 道路破坏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2.3.2 再生方式选择 | 第24-25页 |
2.4 维修方案的选择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分析 | 第27-46页 |
3.1 方案研究 | 第27页 |
3.2 原材料性能分析 | 第27-34页 |
3.2.1 稳定剂性能分析 | 第27-29页 |
3.2.2 旧路面材料性能分析及级配选择 | 第29-33页 |
3.2.3 水泥剂量选择 | 第33页 |
3.2.4 工程用水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3.3 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析 | 第34-45页 |
3.3.1 标准击实实验 | 第34-35页 |
3.3.2 强度和刚度 | 第35-41页 |
3.3.3 抗收缩性能 | 第41-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 | 第46-57页 |
4.1 官(庄)和(孝)公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 第46-47页 |
4.2 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施工工艺 | 第47-52页 |
4.2.1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图 | 第47-49页 |
4.2.2 施工准备 | 第49页 |
4.2.3 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 第49-52页 |
4.3 就地冷再生质量控制 | 第52-54页 |
4.3.1 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 第52-53页 |
4.3.2 质量控制指标 | 第53-54页 |
4.4 施工质量检测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就地冷再生技术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 第57-60页 |
5.1 就地冷再生的优点 | 第57页 |
5.2 经济效益 | 第57-59页 |
5.3 社会环境效益 | 第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60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