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地区河道砂体识别及沉积相预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1 属性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0.2.2 反演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0.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0.4 完成工作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6页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4页 |
1.1.2 沉积概况 | 第13-14页 |
1.1.3 石油地质条件 | 第14页 |
1.2 勘探概况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构造解释及成果 | 第16-34页 |
2.1 地震资料解释 | 第16-23页 |
2.1.1 层位标定 | 第16页 |
2.1.2 波组特征 | 第16-17页 |
2.1.3 对比及断层解释 | 第17-18页 |
2.1.4 断层解释 | 第18-19页 |
2.1.5 构造解释成果 | 第19-23页 |
2.2 地层特征 | 第23-30页 |
2.3 古构造特征 | 第30-34页 |
2.3.1 制作古构造图的意义 | 第30页 |
2.3.2 制作古构造图的方法 | 第30页 |
2.3.3 姚家组顶面古构造描述 | 第30页 |
2.3.4 扶余油层顶面古构造描述 | 第30-34页 |
第三章 岩性解释成果 | 第34-60页 |
3.1 岩性层位标定 | 第34-36页 |
3.2 岩性层位对比 | 第36-37页 |
3.3 沉积相预测 | 第37-60页 |
3.3.1 沉积相类型分析 | 第37-39页 |
3.3.2 属性分析 | 第39-44页 |
3.3.3 河道砂体识别 | 第44-45页 |
3.3.4 沉积相预测 | 第45-60页 |
第四章 地震资料反演 | 第60-76页 |
4.1 反演方法确定 | 第60页 |
4.2 反演过程 | 第60-62页 |
4.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2-73页 |
4.4 岩性圈闭识别 | 第73-76页 |
第五章 综合分析 | 第76-97页 |
5.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 第76-80页 |
5.1.1 烃源岩 | 第76页 |
5.1.2 储层 | 第76-78页 |
5.1.3 盖层 | 第78页 |
5.1.4 运移条件 | 第78-79页 |
5.1.5 圈闭条件 | 第79-80页 |
5.2 成藏规律分析 | 第80-83页 |
5.2.1 探井分析 | 第80-82页 |
5.2.2 油气成藏规律认识 | 第82-83页 |
5.3 有利区预测 | 第83-97页 |
5.3.1 烃类检测 | 第83-87页 |
5.3.2 有利区预测 | 第87-97页 |
结论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详细摘要 | 第101-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