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粗大轮廓的异源图像匹配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图表清单第9-12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基于区域的图像匹配方法第14-15页
        1.2.2 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第15-19页
    1.3 存在问题第19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第19-21页
        1.4.1 本文主要内容第19-20页
        1.4.2 本文创新点第20-21页
    1.5 本文内容安排第21-22页
第二章 人类视觉感知规律和异源图像粗大轮廓特点研究第22-27页
    2.1 人类视觉感知的过程第22-24页
    2.2 异源图像粗大边缘的特点研究第24-26页
        2.2.1 异源图像的成像原理及粗大边缘的形成机理第24-26页
        2.2.2 粗大边缘的特点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核空间 PFCM 聚类的异源图像粗大轮廓提取方法及其快捷计算研究第27-43页
    3.1 粗大轮廓提取概述与现状第27-29页
    3.2 构建二维的特征空间研究第29-32页
        3.2.1 灰度特征第29-30页
        3.2.2 纹理特征分析研究第30-32页
    3.3 基于高斯核空间 PFCM 聚类算法(KPFCM)研究第32-37页
        3.3.1 FCM 算法研究与分析第32-33页
        3.3.2 PCM 算法研究与分析第33-34页
        3.3.3 IPCM 算法研究与分析第34-35页
        3.3.4 PFCM 算法研究与分析第35页
        3.3.5 KPFCM 算法研究与分析第35-37页
    3.4 KPFCM 聚类的快速算法(FKPFCM 算法)研究第37-38页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3.5.1 鲁棒性验证第38-41页
        3.5.2 实时性验证第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基于局部尺度特征描述和改进 DTW 的轮廓匹配算法研究第43-57页
    4.1 轮廓匹配概述及现状第43-44页
        4.1.1 轮廓匹配概述第43页
        4.1.2 轮廓匹配现状第43-44页
    4.2 轮廓匹配算法流程设计第44-45页
    4.3 基于局部尺度特征的轮廓描述算法研究第45-48页
        4.3.1 保持轮廓局部结构的描述符第45-47页
        4.3.2 基于局部尺度进行非均匀采样第47页
        4.3.3 特征描述符的归一化研究第47-48页
    4.4 基于改进 DTW 技术的轮廓匹配算法研究第48-52页
        4.4.1 传统 DTW 算法原理第48-50页
        4.4.2 基于九宫格路径约束条件的 DTW 算法研究第50-52页
    4.5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第52-56页
        4.5.1 实验可视化结果第52-54页
        4.5.2 实验定量化结果第54-55页
        4.5.3 结果分析第55-56页
    4.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基于粗大轮廓的异源图像匹配实验研究第57-68页
    5.1 基于粗大轮廓的异源图像匹配算法详细流程第57-58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67页
        5.2.1 实拍可见光图像之间的匹配结果第58-60页
        5.2.2 实拍红外图像之间的匹配结果第60-62页
        5.2.3 SAR 图像之间的匹配结果第62-64页
        5.2.4 实拍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之间的匹配结果第64-65页
        5.2.5 可见光图像与 SAR 图像之间的匹配结果第65-67页
    5.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68-69页
    6.2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车车顶状态自动检测
下一篇:结合压缩编码的图像选择加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