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课题的实现目标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 | 第12-13页 |
2 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13-18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3-14页 |
2.2 系统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2.3 系统功能结构 | 第15-16页 |
2.4 系统实现的重点和难点 | 第16-1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3 系统详细的设计与实现 | 第18-47页 |
3.1 词法分析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18-24页 |
3.1.1 RE转化为NFA的算法描述与实现 | 第18-21页 |
3.1.2 NFA转化为DFA算法(子集法)的描述与实现 | 第21-23页 |
3.1.3 DFA最小化算法的描述与实现 | 第23-24页 |
3.2 语法分析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24-34页 |
3.2.1 递归下降分析法算法描述与实现 | 第25-26页 |
3.2.2 预测分析法算法描述与实现 | 第26-29页 |
3.2.3 算符优先算法的描述与实现 | 第29-31页 |
3.2.4 LR分析法的描述与实现 | 第31-34页 |
3.3 VLabP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46页 |
3.3.1 VLabP的语法介绍 | 第34-35页 |
3.3.2 VLabP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1页 |
3.3.3 VLabP语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41-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关键技术分析与实现 | 第47-61页 |
4.1 可视化技术 | 第47-55页 |
4.1.1 词法分析的可视化 | 第48-51页 |
4.1.2 语法分析的可视化 | 第51-55页 |
4.2 动态编译技术 | 第55-58页 |
4.3 数字签名技术 | 第58-59页 |
4.3.1 数字签名的原理 | 第58-59页 |
4.3.2 Applet签名的实现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5 平台的运行实例 | 第61-74页 |
5.1 词法分析算法学习运行实例 | 第61-62页 |
5.2 语法分析算法学习运行实例 | 第62-63页 |
5.3 VLabP语言运行实例 | 第63-73页 |
5.3.1 VLabP词法分析运行实例 | 第63-70页 |
5.3.2 VLabP语法分析运行实例 | 第70-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