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330kV变电站就地化保护的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前言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应用 | 第10-12页 |
| 1.4 就地化保护的优势 | 第12-13页 |
| 1.5 本文的工作 | 第13-14页 |
| 2 继电保护的就地化 | 第14-24页 |
| 2.1 就地化安装方式 | 第14-16页 |
| 2.2 就地化保护的要求 | 第16-17页 |
| 2.2.1 设备要求 | 第16-17页 |
| 2.2.2 标准要求 | 第17页 |
| 2.3 不同安装方式下就地化保护适用的环境条件 | 第17-19页 |
| 2.3.1 正常工作的环境 | 第17页 |
| 2.3.2 储存,运输中环境 | 第17-18页 |
| 2.3.3 周围环境 | 第18-19页 |
| 2.4 电气参数要求 | 第19-20页 |
| 2.4.1 额定电气参数要求 | 第19页 |
| 2.4.2 要求的装置接口 | 第19-20页 |
| 2.4.3 电以太网接口 | 第20页 |
| 2.4.4 结构和外观要求 | 第20页 |
| 2.4.5 外壳防护 | 第20页 |
| 2.4.6 动态模拟 | 第20页 |
| 2.5 保护就地化的相关关键技术 | 第20-23页 |
| 2.6 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3 高海拔地区的就地化保护 | 第24-32页 |
| 3.1 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特征 | 第24-27页 |
| 3.2 高海拔的气候条件影响电气设备性能 | 第27-28页 |
| 3.3 高海拔地区电气设备的选择 | 第28-29页 |
| 3.3.1 开关器件和控制器件的选型~[18] | 第28页 |
| 3.3.2 一次、二次线路的布置和导体的防护措施 | 第28-29页 |
| 3.3.3 采用不同结构设计 | 第29页 |
| 3.4 就地化保护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方法和措施 | 第29-32页 |
| 4 青海省330kV变电站就地化保护 | 第32-53页 |
| 4.1 配置方案 | 第32-35页 |
| 4.2 设计变电站工作方案 | 第35-42页 |
| 4.2.1 变电站概况 | 第35-38页 |
| 4.2.2 变电站规模 | 第38页 |
| 4.2.3 变电站就地化保护原则 | 第38-39页 |
| 4.2.4 变电站电气元件选择情况 | 第39-42页 |
| 4.3 工作方案 | 第42-53页 |
| 4.3.1 现场安装布置 | 第42页 |
| 4.3.2 电流接入 | 第42-44页 |
| 4.3.3 电压接入 | 第44-46页 |
| 4.3.4 开入开出 | 第46-47页 |
| 4.3.5 遥信接入 | 第47-48页 |
| 4.3.6 电源接入 | 第48页 |
| 4.3.7 通讯接入 | 第48-49页 |
| 4.3.8 环境监测 | 第49-50页 |
| 4.3.9 试验方案 | 第50页 |
| 4.3.10 主要设备材料 | 第50-51页 |
| 4.3.11 危险点及预控措施 | 第51-5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 5.1 结论 | 第53页 |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 6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