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1.2.1 游人游憩行为模型(系统) | 第13-15页 |
1.2.2 Agent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 | 第15页 |
1.2.3 基于Agent智能模拟仿真工具 | 第15-17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第2章 景区特性分析及游憩模型设计 | 第20-32页 |
2.1 常见景区分类及游憩特点 | 第20-21页 |
2.2 多智能体模拟仿真 | 第21-22页 |
2.2.1 智能体概念 | 第21页 |
2.2.2 智能体结构模型 | 第21-22页 |
2.2.3 多智能体模拟仿真 | 第22页 |
2.3 南锣鼓巷景区空间和游客群体特征分析 | 第22-26页 |
2.3.1 南锣鼓巷景区基本情况 | 第22-23页 |
2.3.2 南锣鼓巷景区空间特征分析 | 第23-24页 |
2.3.3 南锣鼓巷景区游客群体特征分析 | 第24-26页 |
2.4 南锣鼓巷游人游憩行为分析及模型设计 | 第26-31页 |
2.4.1 南锣鼓巷游人游憩行为分析 | 第26页 |
2.4.2 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南锣鼓巷游人游憩行为模拟仿真 | 第26页 |
2.4.3 南锣鼓巷景区游憩模型设计 | 第26-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基于MASON的游人游憩模拟仿真平台构建 | 第32-50页 |
3.1 基于MASON的模拟仿真 | 第32-34页 |
3.1.1 基于MASON模拟仿真特点及结构 | 第32-33页 |
3.1.2 基于GeoMason的矢量引入 | 第33-34页 |
3.2 南锣鼓巷景区现实数据获取及分析处理 | 第34-39页 |
3.2.1 南锣鼓巷客流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 第34-37页 |
3.2.2 南锣鼓巷内商铺和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分析 | 第37-38页 |
3.2.3 南锣鼓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3.3 基于MASON的游人游憩模拟平台设计 | 第39-42页 |
3.3.1 游人游憩模拟平台基础设定 | 第39页 |
3.3.2 游人游憩模拟平台结构及流程 | 第39-41页 |
3.3.3 游人游憩模拟平台控制 | 第41页 |
3.3.4 游人游憩模拟平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 第41-42页 |
3.4 模拟仿真场景搭建及静态智能体算法设计及实现 | 第42-44页 |
3.4.1 模拟仿真场景的创建 | 第42页 |
3.4.2 环境Agent的设定及实现 | 第42-44页 |
3.5 游人AGENT行为设定及实现 | 第44-48页 |
3.5.1 游人Agent的出现及自身属性设定及实现 | 第44-46页 |
3.5.2 游人Agent的移动设定及实现 | 第46-47页 |
3.5.3 游人Agent是否被环境Agent吸引的判定 | 第47页 |
3.5.4 游人Agent游憩结束的判定 | 第47-48页 |
3.6 景区游人游憩模拟结果的精度验证 | 第48-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南锣鼓巷景区游人游憩可视化系统 | 第50-60页 |
4.1 JAVAWEB开发技术简介及系统技术选择 | 第50页 |
4.2 南锣鼓巷景区游人游憩可视化系统设计 | 第50-52页 |
4.2.1 系统结构设计 | 第50-51页 |
4.2.2 系统功能设计 | 第51-52页 |
4.3 南锣鼓巷景区游人游憩可视化表达设计 | 第52-53页 |
4.3.1 基于Canvas技术的图形渲染表达 | 第52页 |
4.3.2 基于Echarts的动态图表表达 | 第52页 |
4.3.3 基于地图的热力图表达 | 第52-53页 |
4.4 南锣鼓巷景区游人游憩可视化系统实现 | 第53-59页 |
4.4.1 历史数据查询 | 第53-54页 |
4.4.2 景区游客时空分布查询表达 | 第54-57页 |
4.4.3 基于游憩规则的环境改变预测 | 第57-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6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