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基本理论 | 第16-31页 |
2.1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的界定 | 第16-23页 |
2.1.1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是特别的政府信息 | 第16-20页 |
2.1.2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不同于过程性信息 | 第20-22页 |
2.1.3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的界定标准 | 第22-23页 |
2.2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范围与规定方式 | 第23-27页 |
2.2.1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范围 | 第24-26页 |
2.2.2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范围的规定方式 | 第26-27页 |
2.3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功能 | 第27-31页 |
2.3.1 保障公民知情权 | 第27页 |
2.3.2 提高政府公信力 | 第27-28页 |
2.3.3 实现利益平衡 | 第28-29页 |
2.3.4 维持低成本、高收益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困境及其缘由 | 第31-54页 |
3.1 我国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困境 | 第31-43页 |
3.1.1 豁免公开审查标准“五花八门” | 第32-36页 |
3.1.2 对行政内部管理信息的界定及公开问题意见不一 | 第36-41页 |
3.1.3 行政内部管理信息豁免公开规定被滥用 | 第41-43页 |
3.2 我国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困境之缘由 | 第43-54页 |
3.2.1 《条例》缺乏相关规定 | 第43-45页 |
3.2.2 《意见》相关规定存在不足 | 第45-46页 |
3.2.3 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不尽相同 | 第46-52页 |
3.2.4 司法解释指导不足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美国、日本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考察 | 第54-62页 |
4.1 美国内部管理文件公开制度考察 | 第54-58页 |
4.1.1 美国内部管理文件公开制度的现状 | 第54-56页 |
4.1.2 美国内部管理文件公开制度的特征 | 第56-58页 |
4.2 日本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制度考察 | 第58-62页 |
4.2.1 日本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 | 第58页 |
4.2.2 日本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制度的特征 | 第58-62页 |
第五章 我国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实现路径探索 | 第62-71页 |
5.1 完善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立法规定 | 第62-65页 |
5.1.1 界定行政内部管理信息的概念 | 第63页 |
5.1.2 确定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对外豁免、对内公开的范围 | 第63-64页 |
5.1.3 明确行政内部管理信息豁免公开的标准 | 第64-65页 |
5.2 加强对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监督 | 第65-71页 |
5.2.1 加强对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内部监督 | 第66-67页 |
5.2.2 强化审判权对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监督 | 第67-70页 |
5.2.3 强化公众、媒体对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监督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5页 |
附录:有关行政内部管理信息公开的法律文书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