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50页 |
·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进展 | 第13-14页 |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的制备方法 | 第14-15页 |
·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途径 | 第15-20页 |
·非钛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氧化物半导体 | 第20页 |
·多金属氧酸盐(POM) | 第20-21页 |
·金属氮氧化物 | 第21页 |
·硫化物 | 第21页 |
·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可见光催化剂 | 第21-22页 |
·光催化的机理和反应动力学 | 第22-27页 |
·影响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 第27-30页 |
·催化剂本身的影响 | 第27-29页 |
·反应液的pH值的影响 | 第29页 |
·电解质的影响 | 第29页 |
·光照强度和反应底物浓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污水处理 | 第30-31页 |
·空气净化 | 第31页 |
·抗菌除臭 | 第31-32页 |
·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 第32页 |
·本论文选题意义的和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32-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5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50-5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0-5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页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51-54页 |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51-52页 |
·物理吸附仪 | 第52-53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53页 |
·透射电镜(TEM) | 第53页 |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UV-VisDRS) | 第53-54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54页 |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54页 |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第三章 S-ZnO/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光催化性能 | 第56-86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S掺杂的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57-59页 |
·S-ZnO/TiO_2催化剂的表征和活性考察 | 第59-76页 |
·不同Zn/Ti摩尔比的S-ZnO/TiO_2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59-67页 |
·不同焙烧温度对S-3.0ZnO/TiO_2的影响 | 第67-74页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S-3.0ZnO/TiO_2活性的影响 | 第74-76页 |
·本章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第四章 Ag-AgCl/TiO_2和Ag-AgI/Fe_3O_4@SiO_2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 第86-121页 |
·引言 | 第86-87页 |
·Ag-AgCl/TiO_2催化剂的制备 | 第87-88页 |
·光还原时间对Ag-AgCl/TiO_2催化剂的影响 | 第88-97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88-92页 |
·Ag-AgCl/TiO_2催化剂活性考察 | 第92-94页 |
·不同自由基捕捉剂对Ag-AgCl/TiO_2-20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94-96页 |
·Ag-AgCl/TiO_2-20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 | 第96-97页 |
·负载量对Ag-AgCl/TiO_2催化剂的影响 | 第97-103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97-100页 |
·不同负载量的Ag-AgCl/TiO_2-20的活性评价 | 第100-102页 |
·Ag-AgCl/TiO_2催化剂上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 第102-103页 |
·Ag-AgI/Fe_3O_4@SiO_2可见光催化剂 | 第103-11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3-10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05-110页 |
·Ag-AgI/Fe_3O_4@SiO_2催化剂活性的考察 | 第110-112页 |
·Ag-AgI/Fe_3O_4@SiO_2催化剂降解反应中活性自由基的研究 | 第112-114页 |
·Ag-AgI/Fe_3O_4@SiO_2催化剂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分离效果评价 | 第114-115页 |
·本章结论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1页 |
第五章 Ag-AgCl/WO_3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 第121-140页 |
·引言 | 第121-12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2-12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23-133页 |
·水热时间对H_2WO_4结构的影响 | 第123-127页 |
·焙烧温度对WO_3催化剂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光还原时间对Ag-AgCl/WO_3的影响 | 第128-133页 |
·Ag-AgCl/WO_3-500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133-135页 |
·Ag-AgCl/WO_3-500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第135-136页 |
·本章结论 | 第136-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0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40-143页 |
总结 | 第140-141页 |
展望 | 第141-143页 |
附录 | 第143-146页 |
图表目录 | 第143-145页 |
表格目录 | 第145-146页 |
个人简历 | 第1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投稿情况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