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Tat-SmacN7融合肽对乳腺癌细胞辐射增敏作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页
前言第9-14页
第一章 Tat-SmacN7融合肽对SK-BR-3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第14-29页
    1.1 实验材料第14-17页
        1.1.1 细胞株第14页
        1.1.2 主要试剂第14页
        1.1.3 主要试剂缓冲液的配置第14-16页
        1.1.4 细胞培养耗材第16页
        1.1.5 主要仪器设备第16-17页
    1.2 实验方法第17-22页
        1.2.1 多肽合成及纯化第17页
        1.2.2 操作前准备第17页
        1.2.3 细胞培养第17-20页
        1.2.4 Tat-SmacN7融合肽进入细胞的能力的检测第20页
        1.2.5 MTT法检测Tat-SmacN7对乳腺癌SK-BR-3细胞的细胞毒性及作用特点第20-21页
        1.2.6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测Tat-SmacN7对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性第21-22页
    1.3 实验结果第22-27页
        1.3.1 Tat-SmacN7融合蛋白的合成及纯化第22-24页
        1.3.2 Tat-SmacN7融合肽进入细胞的能力实验结果第24-25页
        1.3.3 Tat-SmacN7对乳腺癌SK-BR-3细胞的细胞毒性及作用特点第25-26页
        1.3.4 Tat-SmacN7对肿瘤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第26-27页
    1.4 讨论第27-29页
第二章 Tat-SmacN7对SK-BR-3细胞放射增敏的作用机制第29-40页
    2.1 实验材料第29-33页
        2.1.1 细胞株第29页
        2.1.2 主要试剂第29页
        2.1.3 主要试剂缓冲液的配置第29-31页
        2.1.4 细胞培养耗材第31页
        2.1.5 主要仪器设备第31-33页
    2.2 实验方法第33-35页
        2.2.1 细胞的培养第33页
        2.2.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第33-34页
        2.2.3 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DNA修复第34-35页
        2.2.4 统计学方法第35页
    2.3 实验结果第35-38页
        2.3.1 Tat-SmacN7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对SK-BR-3细胞起放射增敏作用第35-36页
        2.3.2 Tat-SmacN7通过抑制照射后DNA修复对SK-BR-3细胞起放射增敏作用第36-38页
    2.4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Tat-SmacN7对SK-BR-3细胞放射增敏作用分子机制第40-55页
    3.1 实验材料第40-46页
        3.1.1 细胞株第40页
        3.1.2 主要试剂第40-42页
        3.1.3 主要试剂缓冲液的配置第42-44页
        3.1.4 细胞培养耗材第44页
        3.1.5 主要仪器设备第44-46页
    3.2 实验方法第46-50页
        3.2.1 细胞的培养第46页
        3.2.2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Smac/DIABLO、XIAP等蛋白表达第46-47页
        3.2.3 SDS-PAGE凝胶电泳第47-48页
        3.2.4 RT-PCR检测XIAP、cIAP-1的mRNA变化第48-50页
        3.2.5 统计学方法第50页
    3.3 实验结果第50-53页
        3.3.1 SK-BR-3细胞内IAPs表达变化第50-51页
        3.3.2 SK-BR-3细胞内XIAP和cIAP-1的mRNA水平变化第51-52页
        3.3.3 SK-BR-3细胞内caspase活性变化第52-53页
    3.4 讨论第53-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综述第61-70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缩略词表第70-72页
在读期间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SCLC血浆miR-125a-3p、IGF-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泪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生长机制的免疫组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