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分子印迹的降解原理及应用 | 第9-11页 |
1.2 分子印迹法的制备原理及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1.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分类 | 第13-14页 |
1.4 光催化材料及其改性 | 第14页 |
1.5 分子印迹技术与光催化技术的结合 | 第14-15页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5-18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2.2 降解底物的选择与原水的配制 | 第19-2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3.1 紫外条件下光催化性能的测定 | 第20-21页 |
2.3.2 混合相中选择性的测试 | 第21-22页 |
2.4 光催化材料表征方式 | 第22-23页 |
第3章 化学氧化法合成分子印迹TiO_2 | 第23-34页 |
3.1 MIP-TiO_2的制备及优化实验 | 第23-28页 |
3.1.1 分子印迹TiO_2的制备 | 第23-24页 |
3.1.2 水热法制备TiO_2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3.1.3 分子印迹TiO_2制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3.2 TiO_2样品的表征 | 第28-31页 |
3.2.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28页 |
3.2.2 样品的BET表征分析 | 第28-30页 |
3.2.3 样品的SEM表征分析 | 第30-31页 |
3.2.4 样品的UV-Vis表征分析 | 第31页 |
3.3 不同样品紫外光条件下对水杨酸溶液的色度去除比较 | 第31-32页 |
3.4 分子印迹TiO_2选择因子 | 第32-33页 |
3.5 结论 | 第33-34页 |
第4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TiO_2 | 第34-42页 |
4.1 MIP-TiO_2的制备及制备影响因素分析实验 | 第34-36页 |
4.1.1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34页 |
4.1.2 分子印迹TiO_2制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4.2 TiO_2样品的表征 | 第36-40页 |
4.2.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36-37页 |
4.2.2 样品的BET表征分析 | 第37-38页 |
4.2.3 样品的SEM与TEM表征分析 | 第38-39页 |
4.2.4 样品的UV-Vis表征分析 | 第39-40页 |
4.3 不同样品紫外光条件下对水杨酸溶液的色度去除比较 | 第40页 |
4.4 分子印迹TiO_2选择因子 | 第40-41页 |
4.5 结论 | 第41-42页 |
第5章 石墨烯负载分子印迹TiO_2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第42-50页 |
5.1 MIP-TiO_2的制备 | 第42页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5.2.1 不同样品紫外光条件下对水杨酸溶液的色度去除比较 | 第42-44页 |
5.2.2 石墨烯负载分子印迹TiO_2选择因子 | 第44-45页 |
5.3 样品的表征 | 第45-49页 |
5.3.1 样品的XRD分析 | 第45-46页 |
5.3.2 样品的BET表征分析 | 第46-47页 |
5.3.3 样品的SEM与TEM表征分析 | 第47-48页 |
5.3.4 样品的UV-Vis表征分析 | 第48-49页 |
5.4 结论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