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二冷区冷却喷嘴超速雾化行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连铸二次冷却原理及控制方法 | 第9-11页 |
1.2.1 连铸二次冷却的原理 | 第9-10页 |
1.2.2 连铸二冷区控制方法 | 第10-11页 |
1.3 连铸喷嘴的分类与发展 | 第11-15页 |
1.3.1 喷嘴的种类 | 第11-12页 |
1.3.2 连铸二次冷却中的喷嘴 | 第12-15页 |
1.4 气-水内混式雾化喷嘴的研究 | 第15-18页 |
1.4.1 国外对内混式雾化喷嘴的研究 | 第15-16页 |
1.4.2 国内对内混式雾化喷嘴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3 内混式雾化喷嘴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7-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内混式气-水雾化喷嘴的喷淋实验研究 | 第19-28页 |
2.1 实验装置 | 第19-22页 |
2.2 实验方案及步骤 | 第22-24页 |
2.3 气体压力和水量对喷淋水滴速度的影响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内混式气-水雾化喷嘴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8-37页 |
3.1 基本理论 | 第28页 |
3.2 流体控制方程 | 第28-29页 |
3.2.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8-29页 |
3.2.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9页 |
3.3 湍流模型 | 第29-32页 |
3.4 多相流模型 | 第32-33页 |
3.4.1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 第32页 |
3.4.2 欧拉-欧拉方法 | 第32-33页 |
3.5 边界条件 | 第33-34页 |
3.6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7 求解控制参数 | 第35-37页 |
3.7.1 求解控制参数的设置 | 第35-36页 |
3.7.2 解的收敛性判断 | 第36-37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7-59页 |
4.1 不同工况下喷嘴改进装置对空气流的影响 | 第37-41页 |
4.2 不同工况下喷嘴内液相速度场的变化 | 第41-43页 |
4.2.1 进气压对喷嘴内液相速度场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2 进水量对喷嘴内液相速度场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 不同工况下喷嘴喷口处液相速度场的变化 | 第43-49页 |
4.3.1 进气压对喷嘴喷口处液相速度场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2 进水量对喷嘴喷口处液相速度场的影响 | 第46-49页 |
4.4 不同工况下喷嘴内液相分布的变化 | 第49-51页 |
4.4.1 进气压对喷嘴内液相分布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2 进水量对喷嘴内液相分布的影响 | 第50-51页 |
4.5 不同工况下喷嘴喷口处液相分布的变化 | 第51-57页 |
4.5.1 进气压对喷嘴喷口处液相分布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2 进水量对喷嘴喷口处液相分布的影响 | 第54-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建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