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重读萧红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萧红批评的再批评 | 第10-11页 |
三、文本、形式和历史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女性、情感和阶级意识 | 第13-30页 |
第一节 阶级意识如何形式化 | 第13-18页 |
第二节 作为症候的"情感结构" | 第18-24页 |
第三节 阶级意识启蒙的困境 | 第24-30页 |
第二章 女性、阶级与民族国家 | 第30-47页 |
第一节 再返《生死场》 | 第30-36页 |
第二节 被打断的叙述者 | 第36-42页 |
第三节 未被理解的抗战书写 | 第42-47页 |
第三章 抒情、反讽与民族国家主体 | 第47-63页 |
第一节 抒情与乌托邦 | 第47-52页 |
第二节 反讽与自我反讽 | 第52-57页 |
第三节 民族国家主体与人民的主体性 | 第57-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