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S)简介 | 第9页 |
1.3 TPS的发展状况及展望 | 第9-10页 |
1.4 SIS的特性 | 第10-12页 |
1.5 SIS的合成及应用 | 第12-13页 |
1.6 SIS的化学改性 | 第13-18页 |
1.7 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 | 第18-22页 |
1.8 开环接枝 | 第22-26页 |
1.8.1 环氧基的概念及反应 | 第22-24页 |
1.8.2 开环接枝的研究过程 | 第24-26页 |
1.9 研究目的及所做工作 | 第26-28页 |
2 环氧化SIS的制备与表征 | 第28-3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2页 |
2.2.1 原料含量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2 反应温度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3 反应时间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4 反应浓度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 | 第32页 |
2.3 ESIS的分析与表征 | 第32-37页 |
2.3.1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 第33页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3-34页 |
2.3.3 核磁共振(1HNMR)分析 | 第34-37页 |
2.4 小结 | 第37-38页 |
3 PEG催化SIS环氧化过程的探究 | 第38-5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8-43页 |
3.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8-39页 |
3.1.2 试样制备 | 第39页 |
3.1.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3.2 ESIS的表征与分析 | 第43-48页 |
3.2.1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 第43页 |
3.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3-46页 |
3.2.3 核磁共振(1HNMR)分析 | 第46-48页 |
3.3 小结 | 第48-50页 |
4 ESIS开环接枝 | 第50-6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4.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50-52页 |
4.1.2 实验内容 | 第52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4.2.1 PEG质量分数对SIS开环接枝反应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2 催化剂KOH的用量对ESIS开环接枝的影响 | 第54-56页 |
4.2.3 反应温度对开环接枝的影响 | 第56-58页 |
4.2.4 反应时间对开环接枝反应体系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 SIS-g-PEG的分析与表征 | 第59-62页 |
4.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9-60页 |
4.3.2 核磁共振(1HNMR)分析 | 第60-62页 |
4.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第62页 |
4.4 小结 | 第62-64页 |
5.总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